第九十四章:趙燕之戰
在樂磊的強力推動下,燕國將國內三十萬兵馬集結起來,並且將駐守代郡的兵馬全部撤出。
蒲陰城,趙信得知燕軍退出代郡之後,不禁愕然,他沒想到燕國居然能夠有如此魄力,到手的代郡都能放棄。
燕軍退出代郡之後,張傳派人傳信問是否進駐代郡,趙信猶豫了,並不是代郡不好,只是現在拿代郡,無異於會牽制住趙國一部分的兵力,就無法對燕軍形成兵力上的壓制了,可是如果不進入代郡,張傳所部又無法攻打廣陽,真是讓人矛盾啊。
再三思量之後,趙信決定還是先把代郡拿到手再說,同時,為了策應張傳所部,趙信親率二十萬大軍離開蒲陰,來到了涿郡邊境,薊城中的樂磊只好留下五萬精銳保衛廣陽郡,親提二十五萬大軍南下,駐紮在北新城。
乾元十年三月,趙軍大將司馬衝率領十萬大軍直撲清河郡甘陵城,將甘陵城團團圍住,甘陵城守將火速派人向樂磊求援。
樂磊命大將秦愷率五萬大軍南下增援,司馬衝親率五萬兵馬北上阻擊,三月中旬,趙燕兩軍在東武陽相遇,大戰數日,燕軍不敵,折損一萬餘,秦愷被迫退至廣川。
乾元十年四月,張傳率領十萬大軍進入代郡,代郡各城池望風而降,趙軍輕取代郡,遂引兵至上谷郡潘縣城下,燕王大驚,派遣大將盧吭率三萬大軍抵擋。
乾元十年五月,甘陵城失守,趙軍司馬衝所部乘機攻取貝丘、靈縣、鄃縣等清河郡南部城池,為守住清河北部城池,燕軍秦愷所部南下東武陽。
南北兩線的高歌猛進,使得趙信信心大增,乾元十年五月下旬,趙信統帥二十萬趙軍主力進逼北新城,欲迎戰燕軍主力。
乾元十年五月二十六日,趙燕兩軍於北新城下大戰,趙信計誘燕軍騎兵入包圍圈,全殲五萬燕軍鐵騎,樂磊被迫退出北新城,撤往范陽城。
燕軍主力的後撤,導致安平徹底暴露於趙軍兵鋒之下,乾元十年六月,趙信遣大將鄭拓率兵五萬南下安平,連破饒陽、安平、南深澤、武遂、下博、武邑、觀津諸城,兵鋒直指信都。
乾元十年七月,趙軍攻破信都,安平大部失守,燕軍秦愷所部唯恐遭到趙軍夾擊,遂放棄清河郡北部地區,北上渤海郡修縣,清河、安平全境失守。
范陽城,縣衙內,樂磊一臉頹敗,三個月內,燕軍連戰連敗,節節敗退,目前為止,清河郡、安平郡已經全線失守了。
樂磊來到范陽城頭,看著城外的趙軍大營,他知道,趙信是要逼自己出城與他決戰,越是這樣,自己就越不能心急,哪怕南方四郡全都丟了,只要自己的主力大軍還在,就還有翻盤的機會。
趙軍大營中,趙信拿著手中的來自南方的捷報,眉頭緊皺,他之所以率兵來到范陽城,就是賭樂磊不敢輕言放棄南方四郡,為了挽回南方敗局,出城與自己決戰,因為以燕軍目前的形勢而言,只有擊敗自己手中的主力大軍,南方四郡的危局才能解除,不然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南方四郡一一被自己拿下。
只是他沒有想到的是,樂磊居然如此沉得住氣,哪怕南方四郡的噩耗不斷傳來,卻依舊死守范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