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兩次大戰,僅僅是刺激到喀爾喀蒙古三部,對於大明軍隊的強悍印象的話。
那接下來的失別兒汗國故地大掃蕩,就刺激到三部對財富的渴求。
一座座沙俄建立的堡寨被摧毀,裡面他們收刮來的財富根本來不及帶走,全被陳夏繳獲賣給商人。
這下三部頭人坐不住了,原本還不願意參與戰爭的,現在積極的請戰聲高昂起來。
用車臣汗的話來講,就是快點出兵,別等陳夏把沙俄人殺光搶光了,到時候連湯都喝不上。
陳夏答應了他們出兵的請求,但要他們遵守軍紀,不得騷擾所到之處的百姓。
喀爾喀三部馬上答應後,立即出兵,根本不需要號召,就衝入失別兒汗國,結果陳夏清閒了。
蒙古人的確在速度上佔優勢,陳夏的護軍也有馬匹,可跟馬背上長大的蒙古人沒法比。
短短的兩個月時間,整個失別兒汗國境內的沙俄堡壘被清除的一乾二淨,這下留在極北之地的哥薩克人悲催了。
他們回不去了,而且大明軍隊的強大,讓他們恐懼,他們根本不敢南下反擊,生怕引來滅頂之災。
兩個多月的戰爭告訴他們,大明此次的指揮官,異常殘忍,根本不會留俘虜,凡是被俘的全部被處死。
就連被蒙古人俘虜的,也被要求交出來處死,除了一些移民中的年輕女子,被賞賜給作戰英勇的人外,沒有任何一個人例外的活著。
現在是西元的1641年,從1581年哥薩克首領葉爾馬克佔領失別兒汗國的首府喀什雷克後,沙俄就不曾停下侵略的步伐。
此時的歐洲人,還是對遙遠東方那個中原王朝有著敬畏之心的,不敢太逼近離大明近的地方,他們走的是漠北以北的路線。
大明跟西方強國的五次海戰,全都是以勝利告終,這讓沙俄不敢輕舉妄動。
原本沙俄就是從蒙古人手裡掙扎多年活下來的,對於能把強大的蒙古本部打的分崩離析的大明朝,深懷敬畏。
但貪婪的本性,讓他們抱著試探的態度,一次次的越過界限,搶奪土地和資源。
1598年,失別兒汗國的大汗庫楚姆汗身亡,標誌著西伯利亞汗國反抗力量被摧毀。
俄軍北上滅亡了彼雷姆酋長國和葉潘恰酋長國,建立了彼雷姆城和圖林斯克城。
在西伯利亞汗國西北部建立別列佐夫城,到1601年建立曼加結亞城後,標誌著整個西伯利亞汗國被兼併。
整整四十年過去了,如今這個汗國落入大明手中,阻斷了他們迴歸的路,除了冒險渡過喀拉海外,他們沒有回到歐洲的路了。
“各位勇士,山下就是沙俄境內了,他們能來侵略我們,現在該是我們回擊的時候了。”
站在烏拉爾山脈一座山峰上,陳夏一手撫摸著一方新立的石碑,一邊淡淡的說道。
這座石碑是他立下的,上面用漢字和蒙古文寫著九個大字“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
喀爾喀三部、乞兒吉思部和失別兒汗國流亡後歸來的貴族們,站在他身後,眼神中有無奈,但更多的是敬畏。
任誰見到把敵人屍體拿去築京觀的將領,都會倒吸一口冷氣,而且這位好像對這事還樂此不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