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才不是王佐之才> 第一百零四章:望風而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零四章:望風而動 (1 / 2)

陶謙的屍首終歸是沒有運到丹陽老家而是選擇安葬在了下邳。下邳城的百姓終歸是感念陶謙的功勞,到了下葬之日都奔走想送。

張昭行於棺前誦唸其所撰悼文,徐州各郡太守也派人悼念,所屬篆吏武將行於棺後哀悼。一代英雄在眾人的相送下終是如土為安。

送葬之後徐州一干大臣便在刺史府中議事,陶謙雖死徐州卻未安定。現在徐州無主,眾人需要選出一個徐州牧。

眾人相顧環視都不敢先出聲。糜竺見狀咳嗽一聲,眾人聽後停止了議論,待眾人安定後糜竺才大聲說道:“主公逝前遺命讓劉使君領徐州牧,今徐州外患未除不可長期無主,依我之見應早日讓劉使君領徐州牧之職。”

糜竺說完一應文臣便幫起腔來,“劉使君仁德之名遠播,又有先主遺命乃是不二之選啊。”

此言一起眾位文臣都是點頭稱讚望向劉備拜道:“糜別駕言之有理,望劉使君萬莫推辭。”

聽到眾人的話曹豹曹宏看向兩位公子,兩位公子心志卻不在此。聞眾人之言也一道附和了起來。

劉備聽著眾人之語眉頭緊皺,臉色凝重道:“蒙眾人厚愛備心領了,然先前之語不過是備安撫陶使君之言,備才疏學淺怎能擔此大任,望諸位不要再說了。”

眾人聽到劉備的話譁然起來,劉備聲名鵲起他們也願依附於他,不料他卻是拒絕。眾人望向糜竺希望他拿個主意,糜竺見狀對劉備說道:“使君不願我等本不應強求,但如今徐州危急,主公又有遺命,若使君不願徐州之地該何如?”

“這……”糜竺說完劉備卻不知如何應付,糜竺望向關張二將欲讓他們勸說,卻見劉備眼神盯著二人阻止了他們的進言。然後盯著眾人正氣說道:“君子以信立,以德正。徐州之事備願出一份力,至於徐州牧之位眾人休要再提。”

劉備說完便憤懣拂袖而去,糜竺陳登相視一看面露苦笑。不過現在還是要以徐州為重,因此糜竺遣散了眾人讓他們各歸其職。曹豹等人也回軍營防備,以免曹軍回攻。

曹操退後徐州暫時算是安定了下來,鄄城卻是發生了一場大戰。張邈聽從許汜的建議快速進軍鄄城,荀彧與夏侯惇聞聲立馬去防守。所幸的是張邈兵力不足,荀彧又早有規劃。夏侯惇見張邈攻城不下於是率兵突襲敵後,張邈由此大敗。

張邈敗後便執意退走,許汜也攔他不住。退走之時張邈令趙寵等將在後軍壓陣,典韋本屬趙寵,因其膂力過人張邈才常留他在身邊。典韋聞趙寵斷後心中不安,於是離開張邈與他一同斷後。

夏侯惇率兵追擊至城外,見張邈已退趙寵領兵斷後於是命兵士進攻。典韋連忙來護趙寵,與夏侯惇爭鬥起來,兩人便交手了幾個回合。夏侯惇見他勇猛異常心頭也詫異,不過由於典韋不善馬戰也沒有佔到夏侯惇絲毫便宜。

夏侯惇兵馬眾多而趙寵兵馬卻不過千人,兩軍激戰幾個時辰後,趙寵終是難以為繼無奈只得率部投降。典韋與夏侯惇戰的正凶,見趙寵投降長嘆了一聲也棄戟投降,夏侯惇見張邈退兵迅速便不再追擊,領著眾部返回了鄄城。

張邈從倉皇起兵至鄄城大敗,心中早已是後悔不迭。他聞趙寵典韋投降敵軍心中大怒,心中對許汜也是萬般不滿。

許汜見張邈不滿怕生變故藉機離去,奔走濮陽投靠了呂布。至於張邈則是率兵回到了陳留,除了答應呂布會在他與曹操戰鬥時增援外,便堅守陳留不出了。

兗徐兩州的風波持續了兩年之久,群雄眼光都注視著這場戰鬥。袁紹心繫兗州,袁術則是圖謀徐州,兩兄弟都是暗懷鬼胎,想要從中分一杯羹。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