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邈率幾百將士剛退回不遠,他便意識到自己中計了。只是如今荀彧已經有所防範,如今回去也無可奈何了。
張邈思量一下然後率兵返回陳留,等回到陳留後他立馬去見許汜告訴他剛才之事。
許汜聽張邈說完心裡也不禁感嘆荀彧內心的精明,不過此計既已被識破那就應當快速起事,否則後患無窮。
於是許汜看著張邈語氣快速的說道:“太守不必擔心,借糧之策雖敗,但我已私交各郡長官,他們都願恭迎溫侯為兗州刺史。只待太守出兵他們便立即舉兵反曹。到那時太守只需一支兵馬,手提三尺長劍,便可令兗州歸心。”
“太守,大丈夫生於天地間,豈能久居人下。當今世道紛亂,豪傑並起。太守為世之英雄,溫侯又是當世驍將,只要兗州攻克,以你們二人,何愁不成一番事業。”
張邈聽到許汜的話內心掙扎,他不是沒有逐鹿之心,但此舉卻非英雄所為。
許汜見張邈猶豫於是深沉道:“太守,如今你既已決定起兵萬不可放棄。若心志不堅,躊躇不前那留給你的只有死路一條。”
張邈一聽許汜的話身形立馬顫抖起來,他想到袁紹對自己的恨意終於下定了決心。
“好,大丈夫寧肯身死名辱也絕不可坐以待斃,我心已決三日後便起兵進攻鄄城。”
許汜聽到張邈此話連忙躬身,然後諂媚說道:“好,太守果真睿智。既如此我便速去聯絡郡縣,待太守起兵他們便搖旗呼應。到那時兵馬所掠,自歸太守所有。”
張邈聽此不禁撫摸寶劍,兩眼虎視鷹瞵。他心裡暗自嘆道:孟德休要怪我無情。
結果確實不出許汜所料,在張邈欲起兵之時,兗州各郡各縣便望風而動。他們早就對曹操不滿,只是無奈於曹操的勢力不敢有所動作罷了。
如今張邈還未起兵,只是有一點風聲,各郡各縣太守便迫不及待的召集士卒準備舉兵反曹,可見他們對曹操恨之深矣。
而兗州名士聽聞風聲也開始了對曹操的反擊,他們大肆宣揚曹操的罪名,細數曹操的罪狀。以宦官子弟為由,誣曹操昔日與宦官有舊,殘害忠良。又以邊讓之死,言曹操嫉賢妒能,沐猴而冠。
面對如此流言,各郡各縣都是人心惶惶,想背離曹操而去。這便是流言的厲害之處,無論何時輿論總是起到關鍵作用。
兗州如今可謂是危機四伏,各郡各縣不斷招兵,百姓們對此也是怨聲載道。兗州的局勢一夜之間變得焦灼,各方勢力也都在暗處望著風聲,隨時準備出來分一杯羹。
郡縣之兵如今已成了響雲之勢,只待張邈兵起,曹操的心血頃刻間便可付諸東流。
荀彧在鄄城也聽聞了諸郡的動作,他緊急與程昱相商。他們兩人在縣府之中正襟危坐心頭則各自不安。程昱見諸郡皆反連忙對荀彧說道:“文若,不知主公可有回信,他是否會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