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當然是娛樂公司存活的必要條件。”劉東說這話昂起頭,一副有人撐腰的表情。
在場的人聽完這段話,無不暗暗驚歎劉衛國的老辣,三言兩語就將顧非從道德的制高點拉回到了低俗的錢上面。
“我從來不反對賺錢,我說的是賺錢的方式,有的人站著把錢賺了,有的人往那裡一躺,兩腿一分。”顧非調侃道:“舒舒服服賺錢,也是一種能力。”
臺下的人鬨堂大笑,有人是被顧非逗樂了,有人是嘲笑。
“如何賺錢這個事兒我們不討論,娛樂圈嘛,你倆又都是娛樂圈的青年才俊,無非是看誰能把公司做到什麼樣的高度,你對現在娛樂圈怎麼看?”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在場的人都很安靜,經紀公司的老總,演員,導演,製片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
“我們橙光娛樂深耕娛樂圈多年。”
劉東斜了顧非一眼,說道:“這段時間我們做過一項統計,統計中有每家娛樂公司在過去三年中的發展情況。”
“從電影、電視劇、綜藝、歌曲、廣告、代言以及明星的流量、定位和年齡多個維度去分析,其中影響因素最大的就是流量。”
“掌握了流量,就相當於掌握了娛樂圈的命脈。”
不少人若有所思,這個說法確實沒錯,流量對於一個藝人或者一家公司來說,絕對是最關鍵的因素。
大家都紛紛點頭,有不少公司一直追求做出更好的作品,結果一直叫好不叫座,也是有流量不夠的原因。
顧非算是看明白了,怪不得娛樂圈會越來越畸形,都是因為有這種人的存在,才會把娛樂圈搞得烏煙瘴氣。
顧非拿著話筒沉默了一會,說道:“我跟他恰好有不同的觀點,當然,我不否認流量的作用,但是我不認同為了獲得流量不擇手段的做法,就比如我一直不建議我們公司的演員胡亂參加綜藝。”
“不參加綜藝?顧總,你可沒少參加綜藝。”劉東輕蔑的笑了一下:“難不成顧總在打自己的臉?”
“劉總怕是耳朵不好,我說的是胡亂參加綜藝,你說我打自己的臉,我還想打你的臉呢。”
“有區別嗎?”劉東覺得顧非在扯淡。
“有區別,就像劉總一個管運營的老總參加喜劇人的綜藝,不就是胡亂來嗎?”
“我那是玩票,香江那邊很多導演和老闆都會玩票性質的演兩個角色,我參加一個綜藝怎麼了,你說的這些根本不會對娛樂圈有影響,我看你就是在鬼扯。”
顧非看著他笑了笑,真是一個少爺,估計根本不懂運營,開口問道:“劉總,你手上那麼多資料,我想問一下,每年有多少演員參加過綜藝?”
“這個……”
“劉總又知道參加綜藝的演員,一年能產出多少作品?”
“我知道這些幹什麼?”
“看來劉總更不知道,這些演員參加不同的綜藝對於他們作品評價的影響又有多大了,又會不會影響他們接劇本,劇本的種類會不會出現差異化。”顧非慢條斯理的說道:“至於你說的流量才是鬼扯,你壓根不懂什麼是娛樂圈。”
“我不懂娛樂圈,我們橙光一年盈利是你巔峰的……”
臺下的人都知道,他要說橙光是巔峰盈利的多少倍,不過當他們聽到顧非的說法之後,紛紛在心裡估算,綜藝確實對他們旗下藝人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有的影響還不小,估算完之後,心裡一咯噔,覺得顧非說的倒是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