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需要好好規劃下自己的時間了。
想到這裡,工作人員已經在喊他繼續拍攝了。
“好的,來了!”
應了一聲後,他不再多想。
把手機放回衣服口袋裡,準備去拍下一條戲。
……
結束一天的拍攝後,顧非準備開車離開橫店。
自從一個多月前的那場風波後,顧非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出現在公眾的視野裡了。
拍戲,寫劇本,找演員,過段時間本子定下來還要送去總局稽核備案。
顧非有種自己除了拍戲外,一直在做幕後的感覺。
不是他不願意出現在公眾視野裡。
而是他深知一個好的作品,除了需要好的藝術表達外,更需要的是一個好的平臺支撐。
這個平臺,可以是一個好的劇本,可以是好的歌曲,也可以是一個好的策劃書。
顧非前世曾在演藝圈打拼過幾十年,在這個圈子的視野堪比這一世演藝界的泰斗。
他清楚這個圈子的浮躁。
也更清楚這個圈子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他希望可以藉助自己兩世為人的經歷,用自己的表現方式向這個世界發聲。
所以他先是製作了一部很符合自己重生於這世間後,從彷徨失措到知道珍惜當下, 表達愛與夢想的電影《夏洛特煩惱》。
現在又馬不停蹄的製作這部, 因為林瑾抑鬱症, 而產生靈感的勵志電影。
如果說上一部電影是他在這個世界影視界內的一次試水。
那麼這部由自己製作,再由自己主演的電影。
如果可以透過總局的稽核備案,那將是一次完全自由的意志表達。
還有個小原因。
他現在不止滿足於用演技去表達其他人的思想
更願意用自己的演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
簡單來說就是。
你去食堂吃盒飯, 那沒得選,食堂做出什麼來你就得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