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的討論,大多是圍繞顧非說的這段,到底算不算是相聲?
有的說算,相聲無非說學逗唱,顧非把這四門功課都表演的很好,怎麼就不算相聲了。
也有的說不算,因為單口相聲也是相聲,也有固定的套路,顧非表演的太寫意,就像和觀眾聊天一樣,與其說是相聲,不如說是脫口秀。
雙方各持觀點,誰也不服誰。
劉東輸了比賽,心裡很委屈,回到酒店又在網上看到這麼多關於顧非的話題,更加鬱悶。
於是他在網上用小號發了一篇討伐顧非的檄文。
標題就是——《所謂單口相聲,侮辱國粹,有辱斯文》
然後花了五萬塊錢買水軍,把這篇帖子衝了上去。
一時間支持者無數。
顧非也看到了這篇帖子,當時眉頭皺了一下。
看來關於是雅是俗,到了哪裡都是被討論的話題。
不過他也沒在意。
畢竟自己壓根不是相聲圈裡的人,也沒必要趟相聲圈這趟渾水。
第二天,天剛矇矇亮。
顧非就被靳小年的敲門聲吵醒。
開啟門,靳小年直接道:“顧非,你上熱搜了!”
上熱搜了?
顧非楞了一下,難道是因為昨天林瑾在現場被發現的事情?
靳小年把手機拿到他面前,他才發現熱搜並不是因為林瑾,而是昨天的那個帖子,被一個叫唐文高的人回覆了。
“唐文高是誰?”顧非問道。
靳小年詫異的看他一眼:“你說相聲的不認識唐文高?他可是現在相聲界碩果僅存的幾個文字輩老先生。”
相聲界的老先生?
顧非明白了,開啟熱搜看了一眼。
“說起相聲,我打小就學,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津城人,我想我有一定的發言權。”
“最早的時候,滿大街都是幾位老先生的作品,隨處能夠聽到,開計程車的師傅都能來上一段,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已經漸漸看不到新作品了,電臺翻來覆去都是這些老段子,偶爾覺得還不如聽歌。”
“不過這一期的《我是喜劇人》讓我看到了一位相聲演員,這位相聲演員的作品,說學逗唱樣樣不落,但是又沒有一樣貫穿整個相聲。”
“因為他學不會,所以他就不用會,但是他真的不會嗎?會!不僅會,還特別會!”
“有人說他俗,我也覺得俗,但要說有辱斯文,侮辱國粹,我就覺得錯了,大錯特錯。”
“相聲不是國粹,最早相聲就是天橋邊的營生,相聲本來就難登大雅之堂,大家嗑嗑瓜子,喝點高沫,樂呵樂呵就行了,為什麼非要分一個俗不俗呢。”
“要我說,顧非的這段《學不會》,是真正的相聲,是一段能夠‘雅俗共賞’的相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