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監考全都面面相覷,這還是原來那個嚴格著稱的李儒嗎。
還給年輕人留臺階,李儒原來可是看不順眼,直接開卷的人。
這孫奕不會真的姓李吧。
李儒沒有管幾個人的態度。回到位置說道:“好了,別管那個小子了。咱們開始批卷吧。”
說罷,李儒伸指點去,在場的卷子全都騰空而起,然後懸浮在整個考場當中。
一張張卷子,就這麼面相眾考官,齊刷刷的展示著。
李儒又伸手一揮,千機木也漂浮了起來。
然後緊接著,就見千機木開始投光到卷子上。
默寫的部分,錯誤的部分,就自動的出現了紅色的叉叉。
這就是千機木的又一個作用。對於跟錄入到其中的內容不同的地方,他都會根據設定,自動標註出來。
李儒道:“好了,千機木會幫助批改下默寫題。但論述題的答案只是一個參考。
千機木會在論述題旁邊標註答題要點。這個還需要各個監考人工批改。
老穆你負責最左邊的那一排。
老劉你負責左邊的第二排。
中間這排我負責,
右邊這排畢王你來,
最右邊的這個,浦後,交給你了。”
分配好任務,各個考官就逐個的看書審視起自己負責的考卷。
整個考場百十來人的規模,五排,正好是每排二十來人。
一個考官看二十來份卷子,完全沒壓力。
大家都是築基以上的修為,神識和境界都有。
自然不在話下。
答題採用兩考分別打分制,最開始會分出一個閱卷順序。
然後李儒會稍作調整,讓考官交換批改。
這樣保證每份考卷都有兩次受到批改的機會。
以防考官受到自己主觀的影響,從而黜落本來還不錯的考卷。
如果兩個考官對一份考卷分歧巨大,則需要首席監考來做最後的評判。
如果是首席監考和其他考官有了意見分歧,這按照順序,交給副首席來進行評判。
大家都是機械師,都有職業素養,所以專門針對什麼考生的情況,也太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