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萊萬多夫斯基才是拜仁鋒線上真正的大殺器。
不過瓜迪奧拉看的很清楚,萊萬多夫斯基終究不可能憑一己之力改變太多,真正重要的還是整體。在這樣的舞臺上,雖然不管是周天成、魯尼,還是羅本和裡貝里,都具備憑藉一己之力改變比賽的能力,事實上歐冠很多留存下來的歷史性瞬間都是這些超級球星靈光乍現的致命一擊。
然而足球比賽的真理永遠是顛撲不破的——十一個人的運動,場上整體優勢永遠是基礎。
單靠羅本和裡貝里的速度?
或許換個球隊,後要沒有這麼強悍的意識和移動能力,也許拜仁當真可以捨棄控球率,說不定還真就成了。
然而面對曼聯,事實就是這樣。
在前面的萊萬多夫斯基都有意見了,確切地說是相當不滿,雖然他走過去給了一個手把羅本拉起來,但並不意味著態度有多好。
“阿爾揚,為什麼不傳給我?想單挑周?我可不記得你是這麼衝動的人。”
羅本“蹭”的一下跳起來,對萊萬多夫斯基這說法完全不同意:“只是意外,羅伯特,你應該清楚我的能力,傳給你當然可以,但剛才那種情況下,他肯定直接衝你來!”
萊萬多夫斯基遲疑了一下,臉上的神情稍稍舒緩了兩分,不過他還是強調:“我需要球權,如果你們信任我,你和弗蘭克應該給我提供一些支援,我才是中鋒。”
萊萬多夫斯基一抬頭,看見了周天成的手勢,馬上對羅本說道:“傳給我才是最好的,你相信嗎?阿爾揚,我們的機會會變得越來越少,要的是效率。”
羅本笑了一下,他才不相信呢。
效率?
要這麼說,還有比他更合適的人嗎?
速度才代表著效率。
另外一邊的裡貝里走過來和羅本商量著:“阿爾揚,傳給我吧,今天你的內切看起來會有一些問題,他們顯然有準備,你打算和周硬拼嗎?”
羅本搓著自己的腦袋,萊萬多夫斯基這麼說他可以表示不同意,甚至可以馬上做出反駁,但是裡貝里都這麼說的時候,他顯然必須給面子。
裡貝里在邊路一對一面對盧克·肖顯然還是沒有問題的,經過羅本大範圍長傳排程之後,周天成顯然不可能短時間內橫穿球場完成攔截,裡貝里通常是更能和禁區內的站樁中鋒形成聯絡的,萊萬多夫斯基想要獲得更多的球權,其實和裡貝里溝通好了才是真正的捷徑。
裡貝里加速突破之後低平球橫傳到門前,托馬斯·穆勒快速包抄前點,只不過稍稍跑慢了一些,到位之後一腳墊射並沒有踢上,只是用腳後跟輕輕磕了一下,到門前引發一片混戰。
“拜仁的機會!”慕尼黑電視一臺,鮑曼驚呼道。
萊萬多夫斯基在門前的嗅覺應該說是現在的歐洲前鋒裡屬於最一流的,在一片亂戰中擺脫了斯莫林的身體糾纏,伸腳剷射。
萊萬多夫斯基身體的柔韌性很強,倒地之後一邊扛著斯莫林的拉扯一邊把腳伸展到極致。
他非常有自信,自己處在最能夠觸球的有利位置,不過他忽略了自己四周。
皮球就在那裡,德赫亞也不敢貿然出擊,不過周天成及時補位,一腳把球清理出邊線。
萊萬多夫斯基腳尖點在周天成小腿上,周天成倒地,萊萬這才反應過來自己踢到的根本不是皮球。
萊萬多夫斯基還被當值主裁裡佐利警告了一番,他為自己申辯道:“先生,我絕對不是故意的,沒錯,我保證,絕對不是,剛才他動作太快了,誰能想到他居然在那一瞬間就竄出來!”
曼聯球員可不認同他這種說法,魯尼一個勁地指著周天成衝裁判示意:“他就是故意的,裁判先生,不能因為這裡是安聯球場就無視他們這樣的動作,這是我們不能容忍的!”
裡佐利根本不理會,他走到場邊,要自己來檢視,不過周天成自己慢慢從地上爬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