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打穿steam遊戲庫> 第三百三十八章 音調工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三十八章 音調工程 (1 / 2)

鹿正康躺在羊皮沙發上把玩方典,幾頭年幼的冰原狼在他身旁轉悠,它們已經是第三代了,純正的淨土生物,比祖輩更強壯、溫順,喜歡粘人,一副憨憨的模樣,鹿正康時不時得它們碩大的狼頭推開,因為總是咧嘴流涎,就像一群生活不能自理的廢狼。

從阿旺晨澤爾取來的方典是紅色的,而在扎克之塔的那個是藍色的,二者功能有相當的區別,紅色方典是一個大型儲存器,可以理解為機械硬碟,而藍色方典儲存的資訊量較少,但有解譯功能,可以理解為翻譯筆。

紅色方典裡儲存了大量鍛莫知識,它們就像是古老哲學的實質體,如一道道無形幽靈繚繞著鹿正康,在他耳邊細細低語著高遠的知識,雖然大多是支離破碎的語句,不過足夠讓鹿正康整理出有條理的資訊了。

最先整合出來的是一些機械生物的製作方法,鹿正康早在異典就得到了這些知識,因此不甚在乎,對他來說,鍛莫科技有許多值得借鑑的東西,可也有許多不值得照搬的東西。製造一個機械生物其實是需要許多複雜的資源的,譬如鍊金藥劑——矮人油,珍惜礦物——寶石,驅動能源——靈魂石。對他來說,有靈魂通約這個附魔,可以精簡許多構造,寶石和靈魂石就完全可以省出來。

日子一天天過去,慢慢的,他也接觸到了一直心心念唸的調音術,根據紅典裡的內容所說,調音術原理旨在模仿自然法則——地骨,而地骨實乃無數創世元靈之死軀,由神聖“降格”,將其超越現世之“無限”墮化而成現世之基石。

施法者感應地骨,這個過程若轉化為東方仙俠體系,就是在感悟自然之道,鍛莫們認為世間一切都只是音符,而地骨就是宇宙的琴絃——的確浪漫。

鹿正康曾經喜歡看一些科普影片,也透過那些專業人士的精妙轉述領略了一些尖端的科學理論,其中就有家喻戶曉的弦理論,之所以家喻戶曉,當然和霍金這位科學界的網紅有關。

地球人類對微觀世界的探索在發現基本粒子後便進入一片平靜期。

科學家們開始對基本粒子進行持續的觀測,透過高能輻射擊打粒子,使它們的狀態發生變化,以此產生的現象便是我們可以觀察到的。

然而這樣間接的手段無法精確測量基本粒子,我們對某個粒子的速度越精確,對其所在的位置就越模糊,反之亦然。這個現象稱為海森堡測不準原理,這也是量子力學的基石。

為了描述基本粒子的狀態,理論物理學家們提出了量子場論,可以用來解釋大部分的宇宙現象,但這個理論並非完美,因為無法統合重力,所以就無法統合四大基本力,不能做到大統一。

弦理論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中誕生的,其將基本粒子描述為弦的不同振動而產生的不同“音符”,一根弦能表示不同粒子,全看它是如何振動的。這個理論把重力也統合了進來,這使其有望能得出宇宙的終極答案——之一。

可惜的是,這個理論也並非完美,其所需的數學工具在傳統科學涉及的四維時空裡並不適用,弦理論得在十維時空才成立——完全超乎人的現象極限,幾乎就像是打破了一層障壁那樣高不可攀,顯得非常虛幻。

弦理論的研究者們就是在嘗試刨去多餘的六個維度,這樣就能解釋四維時空,然而進展寥寥。

之所以科學家們還願意相信這個虛無縹緲的理論,就是因為它符合數學邏輯,在理論上是可能的,並且有相當的指導作用,只不過對現有的科學水平來說,過於超前,無法驗證。

弦理論對量子場論來說是一個進化,將後者對粒子的認知從點升級到了弦,那麼追根溯源,假設基本粒子就是世界的最小單位,可這些基本粒子又是哪裡來的?

量子場論認為宇宙是一片寂靜的海,一切細微的波瀾都會產生巨大的改變,粒子或者說物質,就是“場”的波動產物。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