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茂輝努力調整自己的情緒,沒有吭聲。
眾人來到桌前,紛紛落位,開始進行當日的談判。
會議上,巴拿城一方提出了大量的新同盟條款,一條一條擺在費平生他們面前。
整個過程中,布魯娜幾乎沒怎麼說話,都是她手下的行政首腦們,以及博昂等軍方代表在跟龍城代表團談判。
這些列出來的條款,跟上次布魯娜看到的那一份報告差不多。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關於巴拿城運河的利益分配問題。根據新條款,龍城方面的利潤幾乎是被狠砍了一刀,比之前的份額,削減了差不多有三分之二那麼多。
同時,龍城在巴拿城的駐兵權也被剝奪了。所有的軍隊,只能在城外一些不太重要的城鎮進行駐紮,同時人數和軍備都受到嚴格的限制,幾乎無法形成有效力量。
另外,對華人協會在巴拿城的規模也進行了限制。不僅如此,協會的人員,活動範圍,以及活動日程都要向巴拿城行政廳進行報備。
在經濟貿易方面,老三角地區每年要向巴拿城這邊運輸多少貨物,以及軍備物資,這些都有了明確的數量規定,而且全部都要有所增加。
在這些條款中,最讓金茂輝在意的一點,就是巴拿城提出所有外籍官員名額將削減百分之八十。
最開始,老黎團隊,以及安系和華區幫助貝爾納多家族重新穩定政權的時候,就談過外籍官員的名額問題,主要的官員席位,是要讓給華人方面四到五成的。
金茂輝和費平生心裡都清楚,這次外籍官員名額調整,僅僅只是巴拿城方面下的第一刀。
用不了多久,他們就會持續削減,直到整個巴拿城不再擁有外籍官員為止。
面對這些條件,從客觀角度和公平的角度來講,這些條款無疑是帶有一定壓迫性的。
畢竟,以巴拿城當時風雨飄搖的政局形勢,布魯娜和博昂能夠拿穩政權,其中老黎團隊,安系,華區都出了不少的力氣,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原本已經破碎的黑水軍團,更是在三方勢力的幫助下才能重新建立。
結果不到三年的時間,巴拿城就想要完全獨立,相當於撕毀了當初的條約,有一點點背叛的意味在裡面。
但是從地區民族角度而言,巴拿城這麼做也無可厚非。畢竟,沒有哪個民族,哪個政權喜歡當殖民政府。
在此期間,布魯娜面色上有著一些愧疚,反而是博昂一臉的坦然。
不過,二人心裡共同詫異的一點是,巴拿城如此咄咄逼人,談判卻進行得異常順利,並沒有他們預想中的那股火藥味。
整場談判中,金茂輝跟費平生表現出來的態度都非常和善。
尤其是那個老費,面對這些壓迫性條款的時候,幾乎都沒有提出任何的異議和反駁,反而說的最多的話是:“我同意。”
甚至,費平生還中途給博昂遞過幾次煙,但都被後者給拒絕了。
在這種有些奇怪的氣氛下,談判出奇順利地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