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嫡妾> 一百三十五 皇后有喜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一百三十五 皇后有喜 (1 / 3)

景承深深的陷入了沉思。

如果說,最開始登上這皇位,為的只是完成自己對黛瑾的承諾,那麼已經做了一年有餘的皇上,他也漸漸開始感覺到了身上的負擔之重。

聖君之位,並不總是別人看起來那麼的風光無限,雖說可以享盡天下的榮華富貴,珍饈美味,絕色佳人,可是既然坐得了這個位子,那也自然有旁人無法想象的壓力。

只要不是極度昏庸的君主,都無法接受自己的國土在自己的治內出現任何不妥,更何況景承本就是皇家的長子長孫,為國為民為社稷江山去殫精竭慮,是刻印在他骨子裡的。

因此,現在的景承,並不只能為自己著想,也自然並不只能為代璋著想,就算代璋確實曾經為了自己的奪嫡之路做出過非同尋常的貢獻,可是到了今天的這一步,肅王爺口中說出的那些擔憂,景承也不得不考慮一二。

倫伶是楚家的侄女兒,以後也很有可能會是皇子的母親,那麼如果楚家的勢力發展的太過了,是不是會步上謝家的後塵?如果是這樣的話,就算代璋不是謝正則那等竊國之人,是不是也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肅王爺看出了景承的心思,“陛下,慶國公並非圖謀不軌之人,這想來大家都沒有懷疑,他建功立業無數,這也是我們都有目共睹的。只是就算他沒有歹心,一旦勢力起來了,這朝廷成了一家的天下,功高蓋主的那天,陛下您和皇后,還能睡到安穩覺麼?”

姚尚書也接過話去,“肅王爺說的不錯啊,皇上。且不說古來多少賢臣大將都會恃寵而驕,就算他慶國公是千年難得的忠臣良將,一旦出現了肅王爺說的情形,只怕這朝廷上下,也會是人心不安啊。就是現在,對慶國公頗有微詞之人,就不僅僅是臣和肅王爺兩人了。”

姚尚書說的,也是景承心中所想。

景承倒從來沒有害怕過代璋會有功高蓋主繼而目空一切的那一天,以他跟代璋這幾年的交往,他看得出,這是一個雖然心中有些桀驁,但是忠心不變的將軍。

只是,封代璋為慶國公,原是為了讓他繼承明國公楚萬的爵位,可現在在朝野上下,偶爾也是能聽到些不滿之聲。如果這位國公爺慢慢越來越強大,是不是會引起更多的朋黨之爭呢?

景承深知,朝綱最忌不穩,群臣最忌不和,如果以後倫伶再生了兒子,那麼一家獨大的境地下,會發生的事情,也許連代璋自己,都不願意看到。

所以,真的要慢慢減弱楚家的勢力麼?

也許曾經想的太多都是怎樣得到這個皇位,可是真正得到之後,要再以什麼樣的方式繼續下去,景承與代璋、黛瑾之間,也從來沒有進行過這樣的對話。

如今如果真的要刻意去平衡楚家與朝中其他一些官宦之家的勢力,景承心中還是覺得有些對不住代璋和黛瑾。畢竟如果沒有這兄妹二人,自己永遠也不可能做得上這皇上的位子,而且他們兄妹,自始至終也從未有過二心。

可是如果不這麼做,景承又覺得似乎自己不配做一國之主,難道為了自己的感恩之心,和私交之情,維護一個家族的勢力,會比讓這整個朝政穩定還要重要麼?

思前想後,他還是難以抉擇。

姚尚書急的頭上都要冒出汗珠來,肅王爺卻並不慌張,他知道,憑藉景承的性格,只要他開始猶豫,那麼自己就已經有了幾分勝算,只是需要一些時間,或許還需要皇后在背後丟幾句枕邊風,這位皇上,遲早都會明白過來的。

“皇叔公,姚尚書,您二位先請回吧,朕再好好想一想,明日早朝,也聽一聽別的大臣的意見,可好?”景承心說,如果在朝堂之上,有更多的人敢於站出來反對代璋去領這份戰功的話,那自己就更要認真的思慮一下了。

“這……”姚尚書還有些猶豫,“陛下,外藩戰事吃緊,陛下多猶豫一日,就多一分危險啊……”

“哎,姚尚書不必如此著急。”肅王爺給姚猛使了個眼色,“就是因為是如此要緊的戰事,陛下才需要好好考慮考慮,做出最正確的選擇。”

“是。是。”姚尚書見狀,便也不再多言。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