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漢室可興> 第413章 不咎既往收鬥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13章 不咎既往收鬥將 (1 / 2)

于禁振武軍,凌操定武軍,許定靖南軍,負責南方之事。

裨將軍于禁節制三軍。

劉備率軍北上,當晚宿臨潁,問婁圭:“甘寧還不肯降麼?”

婁圭跪地回道:“啟稟陛下,甘寧本心願降,然其此前鑄下大錯,罪孽深重,憂心不為諸將所容。因此才不敢降。”

甘寧大敗定武軍,定武軍基本被打殘,四五千人只剩下不到兩千,這還是收攏潰兵後的結果。軍師冉校被甘寧所殺,主將左煌間接因甘寧而死,其餘死在戰鬥中的各級將領更是兩隻手都數不過來。

定武軍殘部,宣教姚敞被降職使用,凌操空降主將。眾將士對劉備的安排並無不滿,但對甘寧、婁圭、張濟、張繡等皆懷怨恨,對甘寧更是恨之入骨。

定武軍滿編戰兵四千五百多人,從硬打硬的實力看,並不遜於甘寧等。就算有甘寧勇冠三軍的特殊因素,也不至於幾乎全軍覆沒。最大的原因在於包括左煌在內的定武軍高層疏忽大意、驕傲自負,才被甘寧偷襲成功。

如果左煌還活著,那是要被治以敗軍之罪的。不罰左煌,那些戰死的將士又有何辜?他死了,才勉強落了個不賞不罰的結果。

宣教姚敞,如果足夠強硬,也能規勸左煌或讓全軍提高警惕,然而他也沒盡到責任。後面護軍撤回定陵,雖然作戰英勇,但無濟於大勢。因此,才被降職。

至於倖存的都伯、屯將、曲將等英勇作戰者,則受到獎賞。曲軍侯夏禮作戰有功,被提拔為校尉,領定武軍殘部。

劉備知道定武軍將士對甘寧等人的怨恨,但他還是收降了婁圭、張濟、張繡,並欲收降甘寧。

兩軍交戰,各有死傷,各按天命。戰後,若敵人能投誠,除非真有罪大惡極之事,如殺俘、害民、暴虐等,一般都會既往不咎。

歷史上關羽斬殺顏良後,投劉備於袁紹軍中,袁紹也沒有說要將關羽殺掉為顏良報仇。

張繡殺曹昂、典韋,降曹操,後者也沒有殺張繡報仇。

甘寧殺凌操,降東吳,孫權仍舊重用甘寧。

除非甘寧寧死不降,劉備沒有任何理由去殺甘寧。

正如呂布曾殺謝榮,劉備收降呂布後,未讓其領兵,並非是報復他殺謝榮,而是還沒將他性子磨平,暫無法使用。

“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這句話非虛譽之辭,而是蓋棺論定。劉備兩世為人,這個優點只會發揚,不會擯棄。

劉備聽了婁圭之言,對左右道:“將甘寧帶來見我。”

片刻後,甘寧被帶了上來,沒有捆綁,只是收繳了兵器。

劉備對甘寧道:“卿有壯志雄心,欲割據一方,擁眾稱雄,然天下已大略平定,時機已逝。

卿即使能敗於禁,佔據汝潁,亦無險可守,難以久立。

卿所依仗袁紹,如今南北受敵,自顧不暇,將倉促退回河北。

天下雖大,卿又能去往何處?一身技藝,滿腔抱負,莫非甘願付之流水?

若願屈從,朕將不咎既往。以卿之才具勇略,何愁不能出頭?

卿意如何?”

甘寧見劉備於廣眾之中明確說出“不咎既往”,誠意滿滿,心中略定。況且,若不肯降,下場就是個死。甘寧不怕死,但也不願意死得沒有任何價值。

他臉上神色變幻,一咬牙關,噗通拜倒在地,道:“某願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