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將士皆應諾。
劉磐軍已全部進入蒹窪之中,文聘軍前鋒剛入窪口。文聘望著眼前蒼茫的蘆葦和荒草,北風吹拂,倒伏一片,心中一突:若是敵人在此設伏?或是火攻?
但又想:劉磐此前一直派有斥候哨探,他大搖大擺進入窪中,當是未發現伏兵。
然心中仍有不祥之感,正欲派人前去詢問劉磐,鼻中傳來一陣奇怪的味道。
文聘駭然,叫道:“速速撤出蒹窪!”
只見北面煙炎張天,風助火勢,蘆葦叢大火瀰漫,自北向南席捲而來,火還未到,濃煙先至。
劉磐驚駭欲死,忙大叫道:“速退!”
劉磐軍被燻得睜不開眼,不辨東西,士兵咳嗽不停,卻往哪裡退?
人奔跑的速度,又怎能快得過烈火?
東方殺聲大作,卻是等候多時的孫策軍殺了過來。
劉磐軍斥候一路哨探,在各種險要之地都沒發現敵人埋伏,臨近餘汗便放鬆了警惕。最後一撥十餘名斥候被孫策軍捕獲。劉磐也是麻痺大意,不等斥候迴轉,就下令透過蒹窪。
他一路上緊繃心神,見終無伏兵,斷定孫策畏懼自己大軍攻勢,是要憑城固守,不敢迎擊。
對一些疑點,就先入為主、視而不見。
劉磐軍亂哄哄向西奔逃,挾裹著文聘立足不住,向後退走。
孫策根本沒在蒹窪之東,自從而來,要經過成為火場的蒹窪,倉促間如何能過得去。
東邊殺聲只是疑兵而已。
孫策親率精銳數千人,埋伏在蒹窪西北方向三塘之畔。
遠遠望見蒹窪方向火起,便向南進發,進至文聘、劉磐西撤路線上,看到文聘、劉磐狼狽退來,便擂動戰鼓,發動猛攻。
劉磐真正燒死在蒹窪計程車兵不過兩三千人,關鍵是士氣惶惶,將不知兵,兵不知將,一片混亂。
面對孫策猛攻,根本組織不起有效抵抗,一敗塗地。
文聘指揮部曲迎擊,卻為劉磐潰兵所阻,一時難以接戰。
孫策手執長戟,衝在最先,宛如猛虎下山,長戟劈刺,當者辟易。
程普宋謙、黃蓋韓當、祖郎陳武、孫賁孫河,各率士兵向劉磐軍撲擊。
韓晞跑得慢,被孫策追上,只得返身逆戰。
韓晞心中慌亂,長矛毫無章法。
孫策輕鬆將長矛格開,一戟刺入他心窩。
黃忠灰頭土臉地率數十親兵逆襲孫策軍,高呼道:“敵軍不過三千人,我軍三萬人,以十敵人,又有何懼?諸將士隨我殺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