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升勇猛敢戰,在劉備軍中漸漸站穩腳跟。
典韋初掌摧鋒營(曲級編制),朱樟為副,雷升等為屯將。徐盛、周泰等皆曾任過摧鋒營之屯將。
摧鋒營先編為四曲之軍,雷升升為曲軍侯;又擴編為三部六曲,雷升被提拔為軍司馬,領其中一部。
劉備平呂布後,將雷升提拔為兗州左軍中郎將,轄趙進、柳興、費章三部。
雷升本就是勇猛的性格,在典韋麾下日久,受其影響,將猛之一字更加發揚光大。
短短兩三個月時間,兗州左軍已被染上雷升的風格。
雷升親自率柳興、費章斷後,與文丑、張郃惡戰。
沮授、麴義、顏良、文丑、韓荀、蔣奇、淳于瓊,七人並稱“河朔七雄”,是袁紹麾下七大重將。
麴義反叛,顏良戰死,韓荀敗軍,蔣奇無功,淳于瓊少武,七雄僅剩下沮授、文丑可堪使用。
張郃等漸漸脫穎而出。
文丑勇猛,張郃巧變,兩人奇正結合,節奏忽快忽慢。
雷升十分難受。
張郃瞅準破綻,突然率數百銳卒直取雷升中軍大旗。
雷升軍士一時間無法回援。
張郃在區域性造成以多打少的形勢。
雷升身邊只有數十衛士,被張郃包圍其中,隔絕開與其他將士的聯絡。
張郃及其銳士皆持長戟,奮力勾揮,將雷升衛士接二連三勾倒在地,接上一戟刺死。
雷升陷入被動,怒吼連連,哪邊陷入被動,就衝過去救援那邊,但畢竟分身乏術,眼看著小小的圓陣就要被攻破。
陣勢若被破,雷升即便再勇武,也難以在無數長戟刺擊之下保住性命。
馬蹄響起,一聲大吼:“將軍勿憂,我來也!”
趙進望見雷升被圍,率數十騎士縱馬馳來,猛撲張郃。
張郃指揮長戟士迎擊。
趙進付出十餘騎士性命的代價,衝入圍中,救出雷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