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漢室可興> 第三百三十二章 徐公明奔襲雁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三十二章 徐公明奔襲雁門 (2 / 4)

如果攻勢猛烈,曹操可能會放棄太原早遁。

如果進攻故意放緩,跟曹操對耗,一是有可能引起其懷疑,二是若推進過慢,在徐晃已到雁門和太原之間時,劉備尚被阻擊在太原之南,則雙方難以形成夾擊之勢,徐晃還可能被曹操先行擊破。

徐晃北上之計,也是賈詡、郭嘉、荀攸在明瞭劉備必要消滅曹操的指示後提出來的。

三人與諸將反覆討論進攻節奏,務求迷惑曹操,將他留在太原。

劉備已得到袁紹派沮授攻破上黨、擒殺任峻的訊息,急派高順、陳祿取端氏、陽阿、濩澤三城。

高順、陳祿自翼城東下,取端氏、陽阿。濩澤卻為呂翔所佔。

濩澤入河東,仍需經過陽阿,也不算失了地利,最多是地利與袁紹共之。

現在若自河東攻上黨,跟袁紹自上黨攻河東,困難程度差不多。

這倒不怪高順、陳祿,而是沮授攻勢太過迅速所致,且當時劉備軍還與曹操糾纏,尚未透過紫金山一線,也無從東下。

劉備又派翊武中郎將公孫俱挑選舊部數十人,深入太行山中,去尋張燕。

張燕與袁紹議和後,一直在諸山谷中潛伏,休養生息。

曹操入幷州時,曾派使者見張燕,說其來投。

張燕好言謝之,但並未答應。

張燕並無割據為王之野心,只想投得明主,長保富貴。

如袁紹,張燕認為其並非明主,故不願投。

如曹操,雖明略極優,然新失根基,復起不易,尤其是在被雄踞四州的劉玄德刻意針對之下。也不可貿然投靠。

天子被害,群雄兼併,第一個被盯上的乃是河內張楊,低調的張燕則被放過了。

為穩固後方,劉備表田豫為河東太守。

安邑殘破,田豫駐兵臨汾。

以馬超、胡才俘虜為主,設立河東兵,計五千五百人,以孫觀為中郎將領之,隸屬田豫。

撼山軍和厲鋒軍也歸田豫節制。

以賈逵為典農校尉,領其餘俘虜在安邑、聞喜間屯田。

從河南調蘇則為司鹽校尉,負責鹽務。

調張既為冶金校尉,負責銅礦、鐵礦開採事宜。

安頓好後路,劉備繼續率軍北上。

************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