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璋性情懦弱,面對劉瑁咄咄逼人,處處忍讓,對趙韙、龐羲等重臣更加謙恭,時時上門請益。
趙韙等雖然認為劉璋過於軟弱,恐非亂世明君,但見他如此謙和,非雄猜之主,做臣子的應該會輕鬆不少,所以在劉焉面前也經常維護於劉璋。
劉璋先向趙韙施禮,口稱先生。
劉璋畢竟名義上的品級在趙韙之上,趙韙不敢託大,忙把劉璋扶住,攜手入席。
劉璋堅持請趙韙坐主席。
趙韙拗不過他,只得入坐。
劉璋面帶憂色,道:“聽說漢中有變,可會影響蜀地?”
趙韙道:“陛下已下詔安撫張魯,料無大礙。”猶豫了一下,道:“巴郡有變,我將東征,殿下須當小心行事。”
趙韙擔心自己領兵在外,無人強有力地護著劉璋,劉瑁會找他麻煩。
劉璋聽了,果然吃驚不小,急問:“發生了何事?”
趙韙想了想,巴郡之事遲早傳來,說與劉璋也是無妨,便把沈彌作亂之事說了。
劉璋憂道:“那沈彌乃巴郡大姓,婁發、甘寧皆勇武過人,更有荊州在後使陰謀詭計,巴郡恐非我有啊。”
劉璋還是有點聰明的,趙韙讚賞地點點頭,笑道:“沈彌並未割據巴郡,而是逆流西上,欲直取成都。”
劉璋臉色大變,長身而起,駭然道:“此計甚毒,若成都驟然遭襲,必出亂子,我等皆為其虜矣!這可如何是好?”
趙韙忙道:“殿下不必驚慌。此計看似毒辣,其實難行。沿江多有城池,豈能輕易透過?沈彌必遭步步阻擊,不提他能否到達成都,即便最終到達,也成疲兵。我軍破之,易如反掌。”
劉璋搖頭道:“不好說,不好說。”仍舊惶恐不已。
趙韙慨然道:“我將速速出兵,必拒沈彌於蜀郡之外,殿下且放寬心。”
劉璋面顯感激之色,向趙韙深深拱手,道:“先生大才,一切就拜託先生了。”
劉璋辭去後,趙韙對妻子嘆道:“車騎處事慌張,舉止無措,恐難荷大任。”
其妻道:“溫仁之主,足以守成,如何不能擔當大任?”
趙韙神情一動。
收拾好行裝,趙韙帶著親兵,憑虎符,調東州兵出征。
此前準備征討張魯時,東州兵已整束甲兵,尚未入庫,正好免去麻煩。
趙韙召集諸將,宣佈東征命令,五日後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