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東海郡,郯縣,州牧府。
陶謙初聞訊息,驚駭得手足發涼,一口氣沒上來,差點閉過氣去,侍婢忙用力為他按摩胸口,又使勁捶打後背,才將陶謙救轉過來。陶謙罵道:“賊子!吾待其不薄,竟敢行此悖逆之舉。該殺!該殺!”
終究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人傑,陶謙按捺住如沸的心緒,鎮定地對前來通風報信的軍侯沈陵道:“君于徐州士民有大恩,於老夫亦有大德,可謂救難之英雄也!曹宏、曹豹,奸謀既然敗露,又何能為?自取滅亡耳。”遂帶著沈陵及州牧府中親信數十人,從後門悄悄離開。陶謙騎不得馬,命人肩輿而行,直撲西大營。
深夜,徐喜仍舊在帳中來回踱步,難以入眠。笮融作亂,陶謙吐血,他也有所耳聞,深以前途為憂。曹豹乃徐州大姓,樹大根深,他卻是輕俠出身,因為勇武才為世人所知,跟隨陶謙討黃巾有功,征戰數年,漸次升遷,才有今日之位。像他這等人,在徐州兵中鳳毛麟角。徐喜拼命想要擠進主流之中,卻總不得其門而入。
士兵來報:“啟稟校尉,州府來人,稱要傳令給校尉。”
徐喜一怔,命請進來。為免意外,徐喜命數十甲士留於帳中。
帷幕掀起,數人入帳,兩人扶持著的一人將兜帽掀起,沉聲喝道:“徐喜,見吾還不下拜?”
徐喜定睛一看,那人身著軟甲,頭戴兜鍪,露出一張蒼老且威嚴的臉龐,白鬚在頷下飄動,雖然被人攙扶著,但按刀而立,仍然極有威勢。正是安東將軍、徐州牧陶謙陶恭祖!
徐喜下意識地上前叩拜,道:“末將拜見明公!”其左右甲士皆下拜。
陶謙點點頭,命沈陵及親信勇士上前把徐喜夾住,挾在一旁,自己在親信攙扶下坐入主席,命徐喜道:“傳令下去,命百人將以上皆來此帳中。吾有令傳達。”
徐喜雖然勇武過人,但為陶謙氣勢所懾,不由自主照辦,命左右去召屯以上軍官。
片刻後,屯將以上軍官皆至,四五十人將大帳擠得滿滿當當,皆望向兀然端坐的陶謙,心中猶疑。
陶謙見人到齊,便提氣喝道:“吾乃陶謙,君等皆吾提拔於卒伍之中,可還願聽吾號令?”
眾將士皆道:“謹遵陶公之命!”
陶謙滿意地點點頭,鷹一般的眼眸掃視著帳內將士,鎮定自若地道:“吾年老,難以帶領君等再建功業,左將軍、都督青豫二州事劉玄德,敗黃巾,破曹操,所向無敵,英雄蓋世,吾欲舉徐州而讓之,劉左將軍弘毅寬厚,求才若渴,君等勿憂無用武之地!然——”
陶謙頓了頓,暗自提氣,話鋒一轉,道:“參軍事曹宏、校尉曹豹,欲行奸謀,阻攔此事,並加害於吾,作亂于徐州,與賊子笮融乃一丘之貉。君等可願為吾除之?”
眾將士皆呼道:“諾!”
陶謙道:“吾素知曹宏為人,料其必狗急跳牆,去州府劫吾不果,必來攻此營。君等只需守營三天,吾已派人送信於劉左將軍,其近在南武陽,須臾可至,開陽臧宣高,彭城陳元龍,亦將前來救護,曹宏、曹豹必成擒也!”
眾將士皆吃了定心丸。畢竟,曹豹所領丹陽兵,乃徐州兵中之精銳,東大營士兵數量也超出西大營不少,若兩軍對壘,西大營勝少敗多,若僅僅是堅守三天,還是能辦到的。劉備天下英雄,臧霸威震東海,陳登文膽武志,區區曹豹、曹宏,怎是三人對手?
陶謙命諸將自去整兵備戰,問徐喜道:“公悅,君隨我在中軍指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