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一時痴了,不由嘆道:“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平明去。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
帳外耿奇讚道:“好詩、好詩!”帶人端水進來,伺候劉備洗漱。劉備看著耿奇那賊忒兮兮的樣子,忍不住斥道:“好好站崗,此次就罷了,下不為例!”耿奇忙站直道:“是!”
到底有沒有人留宿劉備帳中?如果有,到底是誰?此事成為一樁懸案。耿奇對此三緘其口,至老死床榻,都未提過一句。
劉備升帳,問:“張孟卓可有答覆?”劉備大軍進入陳留境內後,各城均不敢攔,放劉備長驅直入郡治陳留城外。劉備遂派人呼叫張邈,欲與之相見。
高權道:“未有答覆,閉門不應。”劉備帳下,郭嘉、劉曄、周貫等參贊軍機,高權、劉良、蔣壹等收集情報,滕胄、任嘏、劉煥等撰寫文書,蘇泰、李放、王文、韓非、任新等交通諸侯,各有職司,人盡其才。
劉備皺眉道:“張孟卓既不應,又不戰,不知何意。”
郭嘉道:“張公長者,坐不窺堂,想是主意未定。”這句話很客氣,實際上就是說張邈彷徨無計,不知應對。
劉備恍然道:“必是如此。那我等可將大軍撤離陳留,輕騎往見,想必張公肯出了。”於是命關羽、臧霸、劉猛等率大軍先發,自與趙雲、太史慈、典韋率數百騎留下。
等大軍去遠,再派人呼張邈。張邈果然放下心來,出城相見。
兩人單騎交會,劉備拱手道:“張公,久仰了!”
張邈鬚髮花白,身子瘦小,騎在高頭大馬上顯得有些滑稽,身著單衣,頭戴幅巾,一副文人打扮,表現出自己的無害和善意,他高聲道:“劉公,久聞公名,今日一見,果然英雄。公定青州,破曹操,縱橫天下,所向無敵,實漢室之幸、蒼生之幸也!”
劉備面露歡喜,笑道:“不敢當張公之贊。想當年張公振窮救急,傾家無愛,憤而討卓,首舉義兵,方為英雄。若無張公首義,董卓仍肆虐朝廷,欺凌天子,此功之大,史書必載!”
兩人相互吹捧一陣,各自欣然。劉備又將典韋叫過來,命其拜見故主。
典韋下馬,向張邈叩頭道:“韋拜見張公!”
張邈感慨道:“快快請起!典君在老夫軍中時,老夫肉眼凡胎,不識得英雄,致使典君沉淪下僚,幸劉公慧眼識英才,拔典君於草莽。天下方亂,正典君用武之時,勉之哉,勉之哉!”
典韋拜謝。
敘完情誼,劉備從容道:“漢室不振,諸侯四起,袁本初四世三公,朝廷遇之厚也,討董乃義舉,而言廢帝另立則見悖逆之至,今妄自吞併,肆虐河北,是又一董卓也。備欲討之,而力不及,欲廣攬英雄,共圖大事。今呂奉先見利忘義,袁紹未平而同室操戈,備必擒之,張公長者,無需介入我等爭鬥。待擒呂奉先之後,我軍揮師北伐,公可相助。”意思是讓張邈在劉備與呂布之間保持中立,兩不相幫。
張邈為難道:“奉先至兗州,乃老夫相邀,若棄之,必為天下笑。且奉先性野,若一怒來攻陳留,是害及我郡百姓也。”
劉備道:“我助呂奉先取兗州,其恩將仇報,天下鄙之,何笑張公之有?若其攻陳留,我留豫州之兵,必相助張公。”
張邈猶豫答應。
劉備遂與張邈把臂盟誓,誓誅袁紹,別過不提。
大軍繼續南下,糧草自有張邈贈送,不一日來到潁川境內,劉備進駐陽翟,撫慰郭氏、辛氏等大姓,招攬英雄,求賢若渴。
此後幾晚,劉備總是睡得朦朦朧朧。白天接見英豪,晚上睡眠不佳,弄得形容憔悴,呵欠連天,這天等來了一個大才,言辭犀利,口舌如刀,給了他當頭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