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漢室可興> 第一百五十五章 劉景升得信退兵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五十五章 劉景升得信退兵 (1 / 2)

豫州,潁川郡治所陽翟。

文聘兵臨城下,命人向城中喊話。

不一時城門大開,陽翟大姓郭氏、辛氏、趙氏率眾出迎。

南陽、潁川相鄰,俱是文風薈萃之地,文聘少年時曾至潁川遊學,因此與陽翟郭、辛,潁陰陳氏皆有舊識。相互招呼,一派和諧。

文聘兵不血刃而得陽翟,兵鋒所向,直指陳留。

這時劉表也親至南陽,抵進觀望形勢發展。劉表升帳議事,接見劉備使者。使者正是王文王公武一行人。王文來自汝南,而非鄄城前線。

蘇泰、李放、王文、韓非、任新等,或因交通朝廷,或因結盟諸侯,或因說降豪強,都從州假佐升為賓客從事。

劉備去年(公元192年)春剛定青州時,李放曾受命來說許褚、李通,李通不答,許褚不至。劉備兵出青州,大敗曹操,震動天下,形勢又大為不同。朗陵李通、沛國許褚接到劉備的致意,都恭敬回信,表達善意。

李放自公孫瓚處回青州,剛過黃河,劉備便將任務交給王文。

王文到許褚塢壁時,劉備、呂布已陳兵鄄城一月,剛開始與曹操惡戰,尚未招郭貢前往。

王文說許褚道:“劉公乃帝室之胄,英雄蓋世,志欲掃平諸侯,再興漢室,還天下太平。今已敗曹操,正與呂布圍鄄城,旬日可破,屆時兗豫誰堪敵手?許君名震沛、汝、陳、梁,劉公深慕之,故去歲表君為橫野校尉。陳留典韋,與君武力彷彿,去歲投劉公,如今已為中郎將,統領摧鋒軍,與陷陣軍劉猛劉景威,合稱雙虎。劉公此時正是用人之際,君若來投,以君之能,雙虎必成三虎。君欲致太平、立功業,不速投劉公更待何時?”

許褚沉吟道:“吾若投劉公,當為何職?”

王文道:“劉公曾言,仲康可為先登之將,伯平亦有破陣之才。”伯平是許褚兄長許定的字。許定雖不如許褚之勇武絕倫,也是一員不可多得的戰將。歷史上曾“以軍功為振威將軍,都督徼道虎賁”。雖然如今劉備扇起了蝴蝶翅膀,許多歷史人物未必能夠取得原本的成就,但如許定、許褚,已經成人,基本素質應該沒變。

許褚頷首。許褚既有保家禦寇之舉,自有滅賊治平之志,看家護院非其所願,但其“質重少言”,不管給什麼工作,都是努力做好,決不抱怨,曹操因其“忠孝”,可以信賴,故一直留許褚做護衛。其實看許褚“從徵張繡,先登,斬首萬計,遷校尉”的戰績,戰場上當能發揮更大作用。

王文又道:“袁公路退回九江,陶恭祖得以喘息,見劉公垂破曹操,又生歹意,對陳元龍大加掣肘,我軍糧草堪憂。許君可提兵至蕭縣,以呼應陳元龍。”

兩個月前曹操屠徐州,劉備追之,陶謙以徐州新破、袁術來襲為由,未派兵隨劉備入兗,只安排典農校尉陳登陳元龍坐鎮彭城,為劉備接續糧草。劉備與曹操大戰,陶謙也與袁術對峙於淮水。陳家在徐州名望極大,陳登有新任沛國國相的父親陳珪相助,又與大姓富豪糜家交好,故能供給劉備糧草不斷。

袁術退走後,陶謙回到郯城,南部壓力已去,見劉備將破曹操,心生擔憂,又見徐州糧草如流水般供於劉備,十分肉疼。曹宏獻計道:“劉備,梟雄也,今若破曹操,必逞威于徐州,其誰能擋?須使其與曹操兩敗俱傷,方為上策。惜我軍兵少,難以襲其後路,不若斷其糧草,使其疲敝?劉備糧少,必難從容圍城,只能速攻鄄城,損傷必劇。屆時我軍休養已畢,旌旗東指,可一戰而定青、兗。奉逢天子,重興漢室,陶公之功不下於桓文也!”

陶謙然之,命東海相劉馗、下邳相笮融截斷徐州至彭城的糧草。劉馗聽命行事。袁術來攻時,笮融進兵至下邳南部的徐縣,袁術退去,笮融未退。他接到陶謙命令,直接扔在一邊,哂笑道:“陶恭祖老邁昏庸,大失人望!”決意去之。廣陵太守趙昱天下知名,清修疾惡,有識有義,道德高尚,且缺兵少將,自己可往投之,必得其重用。

陳登被斷糧草,聞是陶謙作祟,勃然大怒,修書一封,怒斥之道:“曹操,徐州之大仇也!劉公千里追兇,深入敵境,正為徐州報仇。陶公為何反斷友軍糧草,而助仇人?若不速發糧草,劉公大軍迴轉,公何以處之?”

陶謙不答。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