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宮得以退出戰鬥,用袖子擦了一下汗水,喝道:“擒殺樂進,死傷不論!殺之者賞百金,傷之者五十金!”
眾人聽得重賞,財貨動人心,雖然樂進勇銳非凡,殺傷頗多,仍舊前仆後繼地撲上去。
樂進身處逆境,愈挫愈奮,嘶吼連連,左衝右突,銳不可當,雖接連負傷,血染戰袍,但皆入肉不深,為皮外傷。見了血後,樂進更加狂暴,死傷在他刀矛下的陳宮軍士已數十人之多。在樂進激勵下,其麾下勇士也冒死殺入陣中,與樂進合在一處,背靠背作戰。
陳宮軍將樂進等二三十人圍在核心,卻遲遲難以將他拿下。
樂進其餘士兵拼命上前突進,欲接應樂進,陳宮指揮士兵拼死堵截。
兩軍很快進入以傷換傷、以命搏命的兌子階段。陳宮人多,樂進人少。即便比例是二換一甚至更高,陳宮也必將取得最後勝利。
呂布端坐高處,眺望戰場,見形勢漸漸往自己希望的方向發展,嘴角上翹,露出笑容。
果然,曹軍後方吹響號角,又一彪人馬衝了出來,直撲陳宮。旗幟飄揚,上書夏侯兩個大字。
呂布心中一動,莫非是夏侯淵親自來援不成?那麼自己可就擒了條大魚!他立即下令:“高順、張遼出戰迎擊敵人,接應公臺!”
高順、張遼得令出戰。
呂布去年奔出長安時,只有數百步騎相隨,先在袁術、張邈、袁紹、張楊處遊蕩,高順不過是百人將,去年冬為張邈破郭貢時,高順才得以升為軍侯,領一曲士兵,最近瘋狂擴軍,高順已升為校尉,領兵三千人。高順為人威嚴,但御下又不一味以苛,而是撫以恩德,眾人皆服,這三千人便是其後來名揚史冊的“陷陣營”的胚子和雛形。
高順乃是呂布初以“驍武”在幷州任職時就跟隨他征戰的老人,能力既強,又忠心耿耿,按理說在呂布軍中應該數一數二才對,可惜由於他過於正直,對呂布屢進忠言,讓呂布很不待見他,因此排名反而在魏續、成廉後面。
張遼則是半路投奔的呂布。張遼年輕時擔任雁門郡吏,後以“武力過人”為幷州刺史丁原任命為從事,響應何進召四方猛士的號召,帶兵赴京師洛陽。何進留下張遼的兵,再次將他派到河北募兵,得千餘人,回到洛陽後,何進已被宦官所殺,董卓入京,掌控局勢,指示呂布殺了丁原,張遼只得投了董卓。後呂布殺董卓,張遼帶兵投了呂布,被呂布任命為騎都尉。後呂布為李傕所敗,倉皇出逃,張遼也跟隨東下,軍士凌亂,騎都尉一職變成空頭,直到最近,隨著呂布軍力暴漲,張遼也升至校尉,得以領兵三千,漸漸表現出他在領兵、衝陣上的天賦來。
呂布將麾下眾將排序為魏續、成廉、高順、張遼、薛封、李蘭、侯成、宋憲。在普通士兵眼中,魏續不過依靠裙帶關係,成廉一介莽夫,薛封、李蘭乃是新近投奔呂布的兗州豪強,能力平平,侯成貪財好利,宋憲御下殘暴,只有高順、張遼能使人效死,理應排在第一、第二。
高順和張遼如兩道利箭,從兩側射入戰場。一個從左邊,一個從右邊,繞過陳宮、樂進膠著之處,箭頭所指乃是新投入戰場、打著“夏侯”旗號的曹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