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猛攻東阿三日,不能克。魯肅自悔失計,向劉備謝罪,道:“肅小覷天下英雄,未料到棗孝恭如此善守,請主公治罪!”
劉備將他拉起,道:“吾亦久聞棗孝恭善於內政,天下人皆不知其曉暢戰陣攻守,卿何能知之?卿何罪之有?”因問計將安出。其實劉備是知曉棗祗具有不俗守城能力,《三國志》記載,呂布襲取兗州,只有荀彧夏侯惇守鄄城、棗祗守東阿、靳允守範縣未失。但料想自己一萬多兵,定能破東阿,誰知棗祗之能仍舊出乎自己的估計。
魯肅道:“東阿已疲,五日內定可攻破,但我軍卻難以耽擱這五日,也難以承受這五日攻城之折損。不如且置之度外,留一部兵足以守之,使之無法威脅我軍側翼。目下一是應急取蒼亭津,燒燬渡口,以絕袁軍;二是速提大軍入東平,直取無鹽王喜,若破王喜,則派使者說降黃巾諸部,收編後再與曹孟德決之。”
劉備然之,遂留關羽揚武軍左黑虎部監視東阿,命趙雲折衝軍管亥部奔襲蒼亭津,將應舉部暫編入揚武軍,衛靚部暫編入折衝軍。劉備領五營兩軍共一萬兩千多人即刻自東阿南下,直撲無鹽。
剛渡過濟水,行經須昌縣,張飛先後兩撥使者同時俱至。第一撥使者是押解陳愷之使者,第二撥使者後出發,卻日夜兼程,晝夜賓士,追上了陳愷。第二撥使者帶來一個令劉備難以接受的訊息:袁紹大破公孫瓚!
劉備大怒,數次告誡公孫瓚,讓其牽制袁紹主力即可,怎麼還是被袁紹所乘?
張飛使者也不知道具體情形如何,只是得知袁紹大破公孫瓚後,兵分兩路,一路追擊公孫瓚敗兵,一路南下,來攻張飛。
劉備收拾怒火,急召掌下文武商議。
******
時間轉回兩日前,長歌亭戰場上。
公孫瓚兵多,又因界橋敗於麴義強弩之下,這次多備弓弩,層層壓上,半包圍住袁紹大營,箭矢如雨下。麴義之強弩兵雖然凌厲,但比較適合狹窄區域,一旦對方散開,強弩上弦慢、殺傷覆蓋面不足的弱點頓時顯現,一時難以對公孫瓚軍造成太大阻礙。
袁紹披甲執槊,親臨前線,鼓舞士氣,指揮抵抗。
嚴紀率數百騎兵從袁軍大營前呼嘯橫掠而過,偏身開弓,朝著袁紹大旗處灑落一片箭雨。
袁紹左右甲士忙舉盾格擋。但嚴紀自一側掠至,來勢突然,打了袁紹軍一個冷不防。袁紹悶哼一聲,被一箭射中肩窩,還好騎弓力弱,不然這一箭就要了袁紹的性命。眾甲士忙扶袁紹躲避入帳中,荀諶眼睛都紅了,道:“將軍!事急矣!”
沮授也有些遲疑,叫田豐名字道:“元皓……”後面未再說下去,但意思很明白。
田豐卻搖搖頭,沒有說話。
袁紹坐在席上,在醫士將箭取出、敷藥裹傷後,一躍而起,命衛士再次給他披甲,拿起大槊,大笑道:“賊射術何其差也!”不顧沮授、荀諶等所勸,再次奔至前線。眾將士見袁紹裹傷再戰,皆高呼萬歲,士氣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