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漢室可興> 第五十三章 孫關為使入虎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三章 孫關為使入虎穴 (1 / 2)

劉備與孔融不歡而散。

歷史上兩人交情不錯,除了劉備對孔融援救之恩外,主要是因為兩個人沒有太大利害關係,孔融支援劉備入主徐州,劉備表孔融為青州刺史,唇齒相依,守望相助。

現在劉備作為青州牧,對整個青州都有通盤規劃,要求貫徹到底,不允許郡國守相自成一國,各有自己的施政方陣。孔融在施政方面唯一能入劉備眼的也就是立學校、表儒術了,其他如急農、水利、兼併、賦稅等各方面全無可取之處。而這一個月孔融對劉備的政令推行到北海國時,多加入自己的理解,將劉備背後的意思完全扭曲,劉備漸漸難以忍受。

因此,劉備藉著集軍討伐管亥的機會,率大軍進入北海,召見平壽令隨廣、營陵令王藝,溫言勉勵,闢二人為從事中郎,重新表任縣令。聞鄭玄來歸,劉備率武衛三營南下迎接,經安丘、昌安、平昌時召見三縣令長,考問政績方略,將阿附豪右的三縣令長全部免職。三縣豪強懾於劉備軍威,皆登門拜見,匍匐叩謝。劉備好言撫慰,令豪強推舉其家中出色弟子入州為吏,每家任用一人。豪強皆大喜。

劉備上述舉動並未事先徵求孔融意見,只是事後通報於他。孔融得到訊息後,忿怒難遏,因劉備有援救之恩而沒有公然出言反對。

孔融心高志大,朱虛解圍後回到劇縣,又積極招募士兵,延攬豪傑,不到一個月而聚兵千餘,志欲掃除黃巾,布威德於北海。不料千辛萬苦徵募得到的軍隊被劉備一句話全部划走,怎不憤怒。劉備剖明心志,推心置腹,詳細解釋青州軍隊統一指揮的必要性,孔融都難以接受,認為郡守又稱郡將,天然具有統兵之權,而劉備違制剝奪,是有驕橫之心、跋扈之志。

沐並道:“孔北海志大才疏,眼高手低,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但此人四海聞名,若直接逐之,則有害賢之名,不如派使者至長安,諷朝廷徵之入朝。”

劉備同意但找不到合適人選。這個人要與朝中秉政有相當熟悉的關係,能夠打通關節。

田豫道:“費文直伶俐機變,可為使者。”費文直說的就是朝廷使者費通。沐並表示認可。

劉備一經提醒,也覺得費通是個好人選。如果王允繼續掌權,費通去找他疏通關節或許困難,但若是李傕等反攻長安成功,費通作為董卓的親信,完全能在李傕處長袖善舞,發揮難得的作用。但現在派他去不是個好時機。費通只會認為是在被刁難。

劉備道:“待時機成熟,再遣費文直前往。”

田豫、沐並知劉備對王允秉政不看好,雖將信將疑,也不再勸說。

初平三年(公元一九二年)四月二十日,劉備率一萬大軍進入復甑山中,直撲管亥老巢。管亥依山據險,步步阻擊。劉備軍雖連戰連勝,但損失不小,超出劉備原先設想。

孫乾道:“賊負隅頑抗,有必死之心,不如緩攻,派人招降。”

劉備道:“誰可為使?”

孫乾道:“乾與管亥俱北海人,願入山說其來降。”

沐並建議道:“為防管亥猶疑,且示之以誠,不如再遣一軍中重將隨行。”

劉備道:“可。”回顧眾將,問道:“諸君誰願一行?”

關羽、張飛、趙雲等皆踴躍爭先。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