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豹又道:“對袁紹而言,公孫將軍乃正面之敵,堅守以待即可。我軍則是其側背之敵,威脅莫大,袁紹必謀先破我軍。今不早擊之,勢必危險!”
陶謙不欲與曹操硬拼,欲待公孫瓚先破袁紹,屆時曹操軍心必散,自己乘勝進擊,可事半功倍,遂不用曹豹之計。
******
徐和所部之精銳與劉備軍城外野戰,損失不小,又沒能留下劉備,大怒,責罵其弟徐仁怯懦,免去其統領之職,補入鄺義軍中,令隨從攻城,戴罪立功。
徐仁平時待所部黃巾勇士較厚,眾人都樂意跟隨他,聞徐仁被責,紛紛請命補入攻城隊伍中。徐和猶豫片刻,答應。
鄺義為徐和帳下大將,身高八尺,勇悍過人,略有智謀,建議黃巾軍三面攻城,東西兩面為佯攻,牽制城上守軍,自領兵繼續強攻南城牆。徐和採納其計,與李獨耳、司馬俱、巢集等商議,三人各派兩千人大張聲勢,佯攻東西城牆,鄺義率三千兵急攻南城。
劉備命原守兵下城休整,自率關羽四曲將士守城。周衢、謝榮守東西城,劉備率關羽、張飛守南城。
城下鄺義親率執法隊站在城上弓箭射程之外,凡有敢後退的黃巾兵皆殺之。徐仁身披重甲,率眾攀梯登城,數百黃巾勇士踴躍跟隨,呼喊震天,攻勢猛烈。
劉備軍嚴陣以待,關羽、張飛等皆有萬夫不當之勇,又有地利,鐵矛飛舞,連殺黃巾勇士,黃巾難以在城頭立足。
徐和親至陣前,為攻城的黃巾軍擊鼓助威,城外列陣的黃巾軍皆大呼:“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攻城的黃巾軍精神百倍,氣力大增,在徐仁冒死突擊下,猛地衝上城頭。
關羽、張飛等各守兩三架雲梯,遇有黃巾勇士難敵則飛奔前往將其斬殺。徐仁正從一處關張二人照顧不到的雲梯衝上,揮動長矛,連殺數名漢兵,勇不可擋。一眾黃巾勇士將他護在中間,背靠背結陣,接應更多黃巾兵上城。
關羽、張飛幾次欲上前殺之,都被十幾個黃巾勇士冒死奮身攔阻,一時難以過去。
劉備見再不將徐和這數十人殺散,城上敵我人數將快速消長,大不利於守兵,遂喝道:“武衛隊隨我殺此賊!”執矛衝向徐和。耿奇急率武衛隊護衛而前。武衛隊本五十餘人,上午陷陣,死傷十餘人,今不到四十,大半被劉備派出與攻城黃巾廝殺,護衛在劉備左右的僅十幾人。
這十幾人皆輕俠劍士,彪悍好鬥,雖戰陣之道不如關羽、張飛所將之兵,但在這城頭狹小之地,戰力卻遠勝之。眾輕俠直衝徐仁隊,尋隙而進,左衝右突,跳蕩如飛,多所殺傷。
徐仁身披重甲,身軀笨重,被輕俠連刺數劍,賴有甲衣,未及要害,其餘穿甲較薄的接連慘死。徐仁以矛指劉備,大呼道:“此人乃劉備,且隨我殺之!”不再顧及接應雲梯新上之黃巾兵,直向劉備猛撲而來。
徐仁等為首數名黃巾勇士皆穿重甲,雖轉圜不變,但一旦奔跑起來,勢不可擋,眾輕俠難以阻攔,數人被撞飛。耿奇急請劉備暫避之。
城頭之上又何從躲避?且讓敵人氣勢起來,必然沮守兵之氣。劉備喝道:“當直前殺之,何避之有!”遂不避。
耿奇以盾側撞徐仁,徐仁衝鋒勢頭被撞偏,鐵矛刺入劉備身旁一名輕俠體內。劉備急出矛刺徐仁面門。徐仁低頭躲避,因棄矛拔刀,劈向劉備。劉備以矛格擋,刀斷,徐仁力大勢沉,矛身亦折,劉備虎口出血,斷矛脫手。徐仁以斷刀猛刺劉備胸腹,斷刀無刃,不入,劉備胸遭重擊,吐血而倒,將甲衣染紅一片。徐仁又欲上前以腳踏劉備。耿奇以刀斬傷徐仁額頭,鮮血流淌,糊住徐仁視線。又有數名黃巾勇士來殺劉備。
一聲斷喝,一根鐵矛如天外飛來,貫入一人胸中,將其帶得飛起,隨後一人勢如泰山崩摧直直以身體撞入黃巾勇士之中,轟然作響,數名黃巾勇士皆骨折肢斷,那人也受衝擊,口中吐血,但氣勢更厲,又是一聲怒吼,將徐仁攔腰抱住,向上一舉,猛地往地上一摜。徐仁慘叫一聲,骨骼盡碎而死。
劉備從地上爬起,轉頭看去,正是張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