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漢室可興> 第十四章 劉玄德急攻菅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四章 劉玄德急攻菅縣 (2 / 2)

趙雲騎兵曲自二十五日清晨出發,斜向西南,人不離鞍,馬不停蹄,至午時已賓士近五十多里,行程過半。趙雲見人馬皆疲,便下令在一個村子裡休息。一打聽,這村名大王村,屬於菅縣西塘鄉,只有幾十戶人家,貧窮不堪。村中父老告訴趙雲,此村距離歷城北濟水浮橋約有三十里左右。

趙雲精神一振,拿出地圖,田豫急信說了破壞浮橋的打算,若浮橋能夠成功毀去,黃巾賊怎麼也得耽誤半天才能搭好,現就是說現在他們應該是剛過濟水不久,以他們行軍速度,估計一日也就三十里,那麼現在應該是在這裡,趙雲用目光凝注在歷城以北某個地方,目光上移,再往北經過安康亭、東陽亭、北鄉,就是漯陰了,那麼就在這裡發動襲擊好了!趙雲手指東陽亭上重重一點。

同一時間,濟北國治所盧縣,國相官衙大堂內,一名身材壯碩、相貌剛毅的中年男子正背手踱步,滿臉愁容。正是討董群雄之一、濟北相鮑信。

鮑信,字允誠,今年四十一歲,泰山郡平陽人,少有大節,寬厚愛人,沉毅有謀,討黃巾有功。公元一八九年,大將軍何進拜鮑信為秩比二千石的騎都尉一職,派他回家鄉募兵,得千餘人,率軍回洛陽,行到成皋而何進已遇害。鮑信剛到洛陽時,董卓也剛到。鮑信勸袁紹趁董卓立足未穩、兵力不多而擊之,袁紹畏懼董卓,沒有聽從。那時董卓軍皆西涼精銳,百戰老兵;袁紹手下則是沒有經過戰陣的新。即便袁紹聽從鮑信建議而擊董卓,也未必能夠取勝。不論計謀如何,鮑信膽氣卻表現得淋漓盡致。

鮑信見事不可為,於是帶兵回家鄉,募集步卒二萬,騎兵七百。公元一九零年初,關東群雄討伐董卓,鮑信及弟鮑韜率兵至陳留,與曹操合兵一處。袁紹、曹操表任鮑信為行破虜將軍,鮑韜為裨將軍。當時袁紹兵力最強,聲望最大,豪傑歸心。鮑信卻對曹操推崇有加,道:“夫略不世出,能總英雄以撥亂反正者,君也。苟非其人,雖強必斃。君殆天之所啟!”深自結納。曹操十分感動,尊鮑信為兄。曹操、鮑信獨自出兵攻擊董卓,卻被徐榮擊敗,鮑信負傷,鮑韜戰死,實力大損,只得依附袁紹。公元一九一年,黑山入寇東郡,曹操得以離開袁紹任東郡太守,鮑信也被表任為濟北相。袁紹一是用二人討賊,二是遏制兗州刺史劉岱,所謂未得冀州已望兗州。

鮑信踱步發愁是因為收到曹操的書信,曹操在信中說陶謙派兵數千進屯東郡之發乾縣,呼應公孫瓚,威脅袁紹後背,黑山賊張燕等又蠢蠢欲動,牽制了袁紹不少精力。若袁紹戰敗,公孫瓚得冀州,鐵騎南下,其鋒無人能擋。曹操因問鮑信能否派兵助他擊陶謙於發乾。鮑信雖心中對袁紹有想法,但也明白曹操所言不虛,若不破陶謙,袁紹首尾難顧,失敗可能性極高,屆時公孫瓚將無人可制,有心出兵,可惜黃巾橫行,祝阿巢集時來寇掠,自己堪堪守境,哪還餘力出兵呢。

“將軍,哨騎有緊急軍情報告!”門外衛士來報。鮑信的官職是行破虜將軍兼濟北相,因此屬下稱他為將軍。

緊急軍情?鮑信一驚,忙命進來。

一名身材不高但氣質穩重計程車兵踏進堂中,上前拜見鮑信。

鮑信認得此人乃是哨騎都伯于禁。于禁,字文則,與鮑信是老鄉,都是泰山郡人,于禁家在巨平縣,與鮑信家鄉平陽相距一百多里。于禁二十歲隨鮑信起兵討黃巾,相從七年,他勇力一般,殺敵不多,沒立下什麼大的戰功。以他的過往功績,鮑信給他一個都伯雖然不算是特別照顧,也算不上苛待,恰如其分。鮑信問道:“文則,有何軍情?”

于禁道:“回將軍,屬下今晨發現巢賊有異動,似有拔軍東下的跡象。”他處於祝阿前線,負責偵探巢集動向,發現巢集調集軍隊的行動後立即飛馳回報。

鮑信面露疑惑,喃喃道:“巢賊東下是做什麼?”

于禁試探著道:“或許是去攻打劉玄德?”

鮑信恍然道:“不錯,不錯!劉玄德渡河南下,已克漯陰,明顯是要東略青州,祝阿正是其兵鋒所向。巢賊這是先下手為強!唔,如此一來,吾倒是能撥出一千兵馬西上……先破陶謙,向孟德借兵東下,趁劉、巢相鬥皆疲,乘隙破之……”最後聲漸不可聞,心中計較已定,當下一邊命于禁再去打探,一邊整齊兵甲,以便儘快派兵西上。

(前一章有修改,主要是改應劭性格,應劭文人出身,不是勇武,可不必重複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