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太師,還請太師不要取笑。”扶蘇先是恭敬地行完一禮,然後臉色很不好看地坐了下來。
“喲~這是咋了,怎麼一臉頹廢像,這可不是年輕人應有的。”楊沐笑了。
扶蘇沒有說話,而是揮了揮手,自有侍衛將一卷卷竹簡搬了上來,楊沐隨手開啟一卷,看著竹捲上的小篆直牙疼,連蒙加猜地看了一卷便不再看了,這些竹捲上不出所料地記載著扶蘇的老師淳于越等人盤剝百姓的惡劣事蹟。
“太師,為什麼?”扶夫問道。
“什麼為什麼?”楊沐明知故問道。
“為什麼他們表面上一臉的仁義道德,而背地裡卻做出如此令人髮指的事情?”扶蘇恨恨地問道。
“公子有沒有當面問問他們?”楊沐笑了。
“本來是想問問他們的,但是,我想先聽聽太師的意見。”扶蘇說道。
“你先來我這裡就對了,如果你去問他們,他們絕對會一副茫然不知的樣子,然後將這些事情推給下屬,然後再做道德君子狀。”楊沐冷笑一聲道,太陽底下沒新鮮事,華夏說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但就是那麼回事。
“可是,這是為什麼?”扶蘇公子不解地問道。
“為什麼?很簡單啊,因為他們是人,是人就有私心,沒有私心的是石頭,扶蘇,你也有私心,你的私心應該和你父皇差不多,大體是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吏治清明之類的,只不過,由於大秦現在是你父皇的,將來是你的,你和你父皇的私心也就變成了公心。”
“百姓們也希望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吏治清明,因為這樣,他們就能好好地活著,從這一點上來看,說百姓跟始皇陛下、扶功公子等皇族是一路人並沒有錯,但是,其他人呢?”
“比如說貴族、官員、士紳、豪強之類的,他們就不見得希望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吏治清明,不然,他們如何中飽私囊?如何擴大手中的權力?如何地高高在上等等,別忘了,人的私慾是無限的……”
“就像你的老師淳于越等人,他們本身就是六國貴族,又是大地主,家中明明已經有了如此多的良田,但為什麼還要偏偏佔黔首那幾畝賴以生存的田地而導致黔首餓死?是什麼導致他們肆無忌憚地這麼做?一是私心,二是權力,最重要的也就是權力,沒有權力,私心也就是私心而已,只能想,卻做不了。”
“但是有了權力,他們可以為所欲為,他們這麼做的後果是,他們的私慾得到了滿足,但卻敗壞了陛下的名聲以及敗壞了陛下乃至大秦的根基。如果大秦所有的百姓都面臨被活活逼死的局面,那他們是振臂一呼,揭杆而起,還是坐等著被逼死?”
“後果可想而知,所以說啊,他們,才是始皇陛下、扶蘇公子以及皇族的真正敵人。這也是這段時間以來,我和你父皇全力安撫百姓的原因。”楊沐說道。
沒辦法,在這個時代,要想百姓過的好一些,只能依靠皇帝,所以,楊沐不遺餘力地向秦始皇和扶蘇灌輸這種思想。
扶蘇的腦袋猶如被驢踢了一般“咣咣~”直響,楊沐這些話徹底顛覆了扶蘇的三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