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人不是給了咱們一筆只能買他們國內物資的無息貸款嗎,直接用這筆貸款買和牛不就行了?
這年頭的和牛隻是一種肉牛,不在禁運名單裡頭,用國內喜歡和牛口感的理由進口個三五百頭一點兒問題都沒有。
甚至如今的霓虹政府還在琢磨著怎麼出口和牛呢,畢竟如今霓虹那邊的和牛數量實在是太多了。
有了這麼多的牛肉,一次培育失敗就可以繼續再搞,反正有徐雲未來視野的擔保,和牛的培育專案註定不會因為一兩次失敗就終止投入。
這也是徐雲穿越的優勢之一,只要是被他選上的專案,就不用考慮腰斬的風險。
“.”
隨後徐雲又向老郭簡單介紹了一下和牛的經濟價值,雖然老郭是個理科生,但在聽到和牛數倍甚至十數倍的利潤率後,也瞬間理解了徐雲的想法。
“原來如此.”
聽完徐雲介紹的前因後果,老郭臉上的疑惑也總算消了下去:
“既然這樣.小徐,待會兒我就和首都那邊聯絡吧,用另一批本土牛替代這些啥和牛。”
“對了,動物培育方面的專家,你有沒有值得推薦的?”
“育種專家啊”
徐雲想了想,很快報出了幾個名字:
“童第周先生、張子儀先生、旭日干同志、還有吳常信先生都很值得信任。”
老郭頓時眼前一亮。
徐雲報出的這四個名字中,童第周的名氣最大,也是和他同年入選學部委員.也就是後來院士職稱的學者。
童第周出生於浙省的一個農民家庭,因為家境貧窮,童第週一度輟學。
17歲時,在哥哥的資助下,才得以進入中學,錄取成績是倒數第一。
後來他一路逆襲刻苦學習,最終以全校第一的成績考入復旦大學哲學系,開創了華夏的胚胎研究,最後榮登學部委員。
童第周的故事還入選了後世的小學課本,名字叫做《一定要爭氣》。(現在還在不在我就不確定了)
但除了童第周外。
剩下的三個名字老郭就不怎麼熟悉了,直接點說老郭壓根沒聽過他們的名字
而能夠被徐雲提及名字的人,能力上最少都是未來的院士級精英!
換而言之。
徐雲又給國家提供了三個頂尖人才的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