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鋯合金與氫有很大的親和度,容易形成氫化物,尤其是在高溫時氫更容易擴散到鋯合金中,因此對鋯合金的力學效能有影響。
達到某個情境後,鋯合金就會發生脆斷。無法理解這句話的同學,可以想象一下你硬到某個程度的時候突然就斷成了兩半......這個問題困擾了李恆德他們足足一個星期,在確定組內無法解決之後,他們便向顧問小組發出了協助申請。
這便是徐雲今天會到場的原因。說來也巧。徐雲雖然從專業上和反應堆沒啥交集,但鋯合金包殼管材這東西他還真瞭解一些。
因為這個材料涉及到了帶電粒子束輻射效應,屬於粒子物理相關的範疇——只是徐雲當時接觸的已經不是鋯,而是其他一些不知道能不能說所以不說的材料了。
不過鋯合金包殼管材作為一個核反應堆領域還在使用的材料,徐雲多多少少都接觸過它的結構資訊。
所以他便將自己瞭解的思路告訴了李恆德一遍:從軋製加工q值....也就是減壁與減徑比入手,引入退火制度及二次退火,同時根據密度泛函理論計算氫原子分別位於在a,βZr和Zrm中間金屬的晶格位置,從而得出具體的溶解焓。
這個思路在經過李恆德小組的計算後,終於順利解決了這個問題。說來更巧的是。
將來解決鋯合金包殼管材氫氧化物位向引起脆斷問題的人,其實就是徐雲面前的李恆德......所以面對李恆德的誇讚,徐雲是真有點不好意思——這相當於你穿越到了十年前,憑藉記憶發了本《閨蜜之主》,然後某天你在評論區發現烏賊在誇書好看還給你打賞了......隨後徐雲有些羞赧的撓了撓頭髮,對李恆德說道:“李教授,客套的話您就別說了,大家都是為國家出力嘛。”
“今後專案組遇到任何問題,都歡迎來職工醫院找我,只要我沒去羅布泊或者青海湖那些地方,保證一個小時內趕到!”徐雲給李恆德的承諾中只帶了時間,並沒有說什麼我保證能夠解決這種話。
還是之前的那個道理,徐雲畢竟不是核工程的從業者。過去這段時間他解決問題的成功率雖然接近80%,但換句話說,他還是有20%左右的問題是沒法解決的。
這些問題後來要麼被其他專家想辦法解決了,要麼還僵在那邊由負責的同志在慢慢推進。
這屬於人力無法解決的情況,就像一個普通人重生到過去,未來的經濟政治局勢你可能信手拈來,但叫你研發晶片架構啥的就顯然有些強人所難了。
隨後徐雲看了眼時間,感覺差不多了,便準備與老郭轉身告辭。不過他還沒開口,李恆德身邊便響起了一道弱弱的聲音:“徐顧問,我能問您個問題嗎?”徐雲頓時一愣,轉頭朝說話之人看去。
開口的是個二十出頭的年輕小夥子,顏值中規中矩,不過髮際線卻很高——大概足以與後世企鵝t3程式設計師一戰吧。
徐雲記得對方叫做王愛民,一個這個時代很常見的名字。王愛民是一個數學專業的學生,筆算能力很強,這兩天給徐雲留下了還算不錯的印象。
徐雲見狀便朝他笑了笑,暫時打消了離去的念頭:“愛民同志,有什麼話你直說就好了。”王愛民聞言看了眼李恆德,得到李恆德的允許後便問道:“徐顧問,如果我沒記錯,還有十天左右就年三十了吧?”徐雲的眼中頓時冒出了一股意外。
他還以為王愛民是想問什麼技術上的問題呢,結果沒想到他在意的居然是春節的時間?
這輩子是華夏人的同學應該都知道。春節作為華夏傳統四大節日之首,其對中華民族的意義遠大於其他所有節日。
春節的由來可以追溯到公元兩千多年前。當時古人們結合了天干地支的時間觀念,確定了六十甲子的迴圈,而一年的第一個月就是正月。
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當時也稱為
“歲”。古時候把
“年”字放在禾部,《說文、禾部》載:“年,谷熟也。”預示著風調雨順,禾苗茁壯,五穀豐登。
由於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以
“年”被引申為歲名了。當然了。
“春節”這一詞,在不同歷史時期,都有不同的特指。例如夏朝時把春節定在正月初一,商朝叫
“祀”,定在十二月初一。周朝時十一月初一,秦朝時定在十月初一。漢朝時,人們又把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立春稱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