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走進不科學> 第七百八十章 決賽圈來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八十章 決賽圈來了! (1 / 5)

被魚雷炸過的同學應該都知道。

魚雷這玩意兒不同於普通導彈,它的作用原理其實非常複雜。

這依舊是涉及到了水的不可壓縮性。

眾所周知。

大多數彈藥的內部都裝有炸藥,炸藥爆炸的時候,會在短時間內產生大量高溫高壓氣體。

這些氣體極速擴散,這個擴散的能量,就是一些武器殺傷力的來源。

如果是殺爆彈,那就讓氣體擴散能量擊碎外殼,形成大量高速碎片,讓這些碎片的動能去殺傷。

如果是破甲彈,那就讓氣體擴散能量壓縮金屬罩,形成高溫高速金屬射流,讓金屬射流去穿透裝甲。

當氣體在空氣中擴散的時候,由於氣體是可以被壓縮的,氣體擴散能量先要壓縮空氣,然後再衝出去,形成衝擊波,這就消耗了一部分能量。

而水的可壓縮性比空氣低了5個數量級,所以氣體擴散能量,不需要壓縮水體,就能直接衝過去,形成衝擊波。

這就是魚雷設計中的「衝擊能」。

在水中,氣體擴散能量會把水變成氣泡,氣泡這玩意兒又會膨脹。

由於慣性的緣故。

氣泡膨脹到內部壓力與外部水壓相等時,不會停下,而是會繼續膨脹。

這就讓氣泡內部壓力小於水壓,水就會回來壓縮氣泡。

同樣由於慣性,氣泡被壓縮到內外水壓相等時,不會停止,會繼續被壓縮。

於是氣泡內氣壓大於外部水壓,於是再次膨脹,一次次迴圈,直到內外壓最終平衡——這個過程就是水下爆炸理論中的「氣泡脈動」。

也正因為這個原因。

想要擊毀正在水錶行進的魚雷,所需要的子彈也必須非常特殊:

這種子彈首先要具備穿甲能力,也就是能突破魚雷的金屬外殼。

同時呢,子彈又要保證在射入魚雷之後,魚雷的衝擊能是水平或者向上逸散的,否則就會出現一種情況——魚雷炸了,同時氣泡脈動現象產生了巨大的衝擊波,讓一百多米外的王安憶也跟著炸成了菲茨傑爾德腦子的模樣。

萬幸的是。

這次張桃芳手上的狙擊槍,恰好便具備這種能力。

這把狙擊槍的原身是1944式莫辛納甘,一款口徑7.62毫米的老舊式步槍,當年張桃芳便是拿著另一把相同型號的1944式莫辛納甘在半島戰場上大殺四方,鑄就出了一篇狙神傳奇。

不過那把殲滅了214個海對面鬼子的傳奇武器已經被列入了志願軍博物館,另外自身的情況也不適合投入實戰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