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著有些震驚的王有功,徐雲想了想,繼續說道:
“有功同志,我記得你是魔都人吧?”
王有功點了點頭:
“對。”
接著他想了想,又補充了一句:
“浦西那邊的魔都,不是浦東也不是蘇北哈。”
徐雲:
“.”
好吧,光聽這句話就知道王有功的魔都血統很純正了.
接著徐雲深吸一口氣,在空氣中朝王有功比劃了一個方方正正的空間,說道:
“有功同志,我印象裡浦西那邊還有很多弄堂吧?”
“據我所知,如今有不少弄堂都會把電視擺在總弄或者大院裡,每次看電視的人最少都有好幾十號。”
“有些場地開闊的地方,人數突破一百多都是常態。”
“另外類似這種情況的地方不在少數,所以這五十多萬臺電視可以覆蓋的實際觀眾人數,最少都可以乘個10倍。”
魔都的弄堂算是一類很有時代性的建築,一處弄堂裡通常居住著幾百甚至上千號人。
在眼下這個大多數家庭都還用著痰盂的年代,各大弄堂幾乎每天都會上演幾百人同時倒刷痰盂的震撼場景.
當然了。
徐雲此時提及弄堂並不是為了和王有功交流刷痰盂的經驗,而是想借此告訴王有功另一件事:
這年頭一臺電視可以覆蓋的觀眾數量,最少都是十數為計。
而在他對面,王有功的瞳孔頓時微微一縮。
他.或者說現場大多數學者雖然閱歷豐富,但在電視這塊確實陷入了一個認知有些錯誤的誤區。
這個誤區出現的原因很複雜,首先與他們的閱歷有關:
王有功以及現場很多學者在國外都接觸過電視,對於這種機器的功能並不算陌生。
但他們在國外見到的電視基本上都是供個人或者家庭使用的,很少有人會跑到別人家裡去蹭電視。
接著他們帶著這種潛意識回到了國內,三四年前被選入了221基地,由此又錯過了接觸華夏第一批電視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