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徐雲所說的A6則是平面波發生器,在整個核武器序列中的重要性穩居前幾。
早先提及過。
爆轟波的傳播速度是已知的,透過波形差的時間量就可算出某一時刻爆轟波陣面起伏的空間距離差。
比如炸藥的爆速是每秒7000,波陣面兩點的波形差是1微秒(百萬分之一秒),則波陣面上這兩點前後距離差便是7微米。
而這種距離在原子彈的起爆過程中是絕對不允許存在的,因此必須要對這些波形差進行整合。
整合這種波形差的裝置就是平面波發生器,當初組織上交給了錢五師帶隊研發。
不過在錢五師帶隊專案後不久,導彈小組那邊又取得了一些突破。
於是錢五師急忙動身去了趟導彈小組,A6元件的研發便被他委託給了陸光達暫時帶隊。
錢五師在完成協助任務後便返回了A6專案組,不過當時A6元件已經開機一個多月了,組內的整體思路都是陸光達制定的。
這種‘思路’和後世拍電影的過程有點類似,劇本.也就是A6元件本身的內容是不變的,但你交給兩個導演進行拍攝,最終拍出來的成片卻可能有較大差異。
所以錢五師便很有覺悟的讓出了專案組負責人的主導身份,主動給陸光達打起了下手。
以上這些事情徐雲倒是知道的挺早,不過陸光達所說的成品時間他還是第一次聽說。
要知道。
按照原本的預期,A6能在今年四月底完成最終除錯就已經算是高效率達標了——畢竟是靠前序列的元件。
結果沒想到陸光達居然在這基礎上又提前了一個多月,這代表兔子們雙彈齊爆的可能性又高了一分。
想到這裡。
徐雲有些好奇的看向了陸光達,對他問道:
“陸主任,你們莫非在哪個方向上取得了突破?”
陸光達輕輕點了點頭,坦然道:
“沒錯,準確來說是淦昌想到了一個新思路。”
“對了,要說這個思路,還和你有一定的關係呢。”
徐雲頓時一怔,下意識用食指指了指自己:
“我?”
開什麼玩笑?
自己的出現確實對221基地乃至整個核工程的進度帶來了顛覆性的影響,但這種影響更多在於戰略也就是大方向方面,具體攻關思路徐雲可以提供的思路其實是比較有限的。
譬如平面波發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