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集了多少人了?
聽到小楊的這個問題。
李景均下意識又看了眼坐在一旁的陳省身。
發現這位數學大佬此時的臉上同樣帶著些許好奇後他便頓了頓,說道:
“不瞞兩位,目前被召集.也就是同意回國的同胞數量不是很多,包括我也只有九人而已。”
“九個人?”
陳省身眨了眨眼,問道:
“都是誰?”
李景均也沒打算藏著掖著,當即掰持著手指點數了起來:
“除了我之外還有芝加哥大學的崔琦,伯克利大學的林剛教授,加州理工的方致同和王夢芸夫婦”
李景均零零散散說了八個名字,除了其中個別人外,陳省身和小楊基本上都沒聽說過剩下的人名。
接著陳省身的食指在桌面上敲了敲,追問道:
“景均兄,那麼還在考慮中的呢?那都有誰?”
“考慮中的啊.”
李景均重複了一遍問題,嘴角扯出了一絲不知道是無奈還是滿意的笑容:
“那可就多啦,比如錢學榘教授、李耀滋教授、林家翹教授等等”
這一次。
從李景均口中說出的人物名字分量,就要比之前的大上許多了。
比如錢學榘。
這個名字讀起來可能有些拗口,但此人的來頭可不一般——他是錢五師的堂弟,未來諾貝爾獎得主錢永健的父親。
錢學榘留美的時候同樣就讀於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後來成為了波音公司的高階工程顧問。
雖然他的能力與錢五師之間存在著不小的差距,但同樣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頂尖人才。
當然了。
說起錢學榘,還有一件事顯然不得不提。
那就是他兒子錢永健獲得諾獎時的言論。
錢永健在2008年的時候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當時兔子們正值奧運會年份,便有很多媒體大肆炒作起了錢永健的華夏血統。
然而在某次一位華夏女記者問他獲獎後準不準備回國發展的時候,錢永健卻回了一句話:
【我生在海對面,長在海對面,我是美國科學家,你讓我回哪國?】
【雖然我身上流淌著中國的血統,但我仍是一位美國科學家,血統不能決定我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