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忠堯的喉結滾動了幾下,抬頭對眾人說道:
“光達,淦昌,洪元同志,竹溪同志.....你們看下編號4396的這份報告。”
趙忠堯之前已經列印了七八份相同的檔案,此時幾個主要專家手上基本人手一份。
因此在聽到這番話後,朱洪元等人便很快翻找起了對應的檔案。
眾人的翻閱速度有快有慢,不過最慢的也不過半分鐘就找到了那份報告。
徐雲見狀也和老郭湊到了陸光達身邊,有些好奇的看了起來。
結果在掃到報告影象的一瞬間,徐雲的瞳孔便是狠狠一縮!
只見這張編號4396的影象上,此時赫然存在著一個如同讀者老爺們早上起來時那般高高聳立的凸起。
其幅度之大,甚至超過了趙忠堯所畫的那條線三倍有餘!
要知道。
趙忠堯劃的條線並不是碰撞能級,而是......
粒子的分別率!
這裡的分別率也可以理解成解析度,越大的粒子分別率就越高——也就是波峰會越大。
分別率越低,則代表越接近所謂的點粒子。
實話實說,加速器中檢測到高分別率的粒子並不奇怪,但問題是......
趙忠堯給李覺的這疊報告,上頭解析的是末態粒子的分別率!
而且從質量上來看,這種粒子的質量恐怕在3GeV級別起步!
&nd就很恐怖了.....
當然了。
看到這裡,可能會有同學有些奇怪:
不對啊,這臺加速器的能級不是隻有80MeV嗎,為什麼可以檢測到GeV的粒子?
這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加速器方面很容易混淆的誤區了:
粒子的質量和對撞機的能級單位相同,但它們是兩碼事兒。
加速器的能級指的是可以把粒子加速到的動能,也就是粒子具備的能量,和加速裝置的電場磁場有關,與粒子的質量概念上是不同的。
比如說質子的質量是938MeV,但2.5MeV的加速器就可以觀測到它,二者只是單位相同而已。
再舉個例子。
國內一輛標準動車組的車長是209米,它的時速則可以達到每秒五米、五十米甚至一百米——後者取決於動力結構和鐵軌的承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