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走進不科學> 第六百零七章 控制癌症惡化的可能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零七章 控制癌症惡化的可能 (2 / 6)

接著李覺頓了頓,繼續說道:

“開渠同志,根據我瞭解到的訊息,不出意外的話,首都可能會在南方選個地方來培育水稻。”

“目前初定的區域有三個,分別是瓊海,湘楚、蓉城平原一帶。”

“開渠同志,你對這個區域的選址有什麼看法嗎?”

噠噠——

楊開渠聞言食指在椅子上篤篤的敲了幾下,沉吟著道:

“瓊海,湘楚、蓉城平原?這可都是好地方啊。”

“不過如果要我選擇,我的建議還是去瓊海吧。”

“瓊海?”

李覺掀了掀眉毛,他還以為楊開渠會推薦自己工作的蓉城平原呢:

“為什麼?”

也不知道是不是長期教書育人的緣故。

在聽到為什麼後,楊開渠頓時來了些興致,強忍著病痛坐直了些許身體,解釋道:

“李廠長,你是搞工業的,對於水稻這種作物可能不太瞭解。”

“水稻是一種對環境極為挑剔的植物,尤其是秧苗更不易存活,根據我們的經驗,它生長的最低溫度一般為12c,最適溫度為32c左右。”

“如果溫度低於12c,則輕則根和芽停止生長,重則整株死亡。“

“除此之外,水稻繁育下一代對溫度要求更加嚴格,在開花、授粉等流程中的最適溫度為25~30c,低於這個溫度,則可能出現大量空秕粒,造成大量減產。”

“除了溫度之外,水稻對於日照的要求也比較嚴格,縱觀華夏版圖,瓊海的三亞、樂東等地方,應該是最適合做水稻試驗田的區域。”

聽到楊開渠的這番話,徐雲的眼中頓時露出了一絲欽佩之色。

這年頭國內的雜交水稻研究還處於很初始的階段,大多數人認為的水稻最佳種植地應該在江南或者長江流域一帶。

瓊海那邊農場有倒是有,但主要培育的是玉米種子和高粱,也就是後來南繁農場的雛形。

但實際上。

最適合做水稻雜交的地方其實正是瓊海,原因便是楊開渠所說的溫度和日照——其中日照是個隱藏的大坑。

在原本歷史中。

袁國糧發現野生不育株之前沒人能夠從技術上進行雜交水稻育種,因此很多人認為雜交水稻的日照和大多數原生水稻是差不多的。

但直到雜交水稻專案開始後大家才發現,雜交水稻的二到五代本對於日照的要求極其精細。

最終找遍整個華夏,只有瓊海才是最合適的地點,於是袁國糧便將團隊搬到了瓊海南江農場。

上頭這句話看起來輕飄飄的,但袁國糧團隊卻為此付出了四年時間的昂貴代價。

因此楊開渠此時能夠一語見地,足以表明他的能力與經驗。

不過仔細想想,倒也正常。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