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超細鎳絲線材的生產裝置,其他六臺一類精密儀器.也就是和數位器同檔的裝置,全都被動了手腳。”
嘩啦——
劉渤生的這番話彷彿一道驚雷炸響,震得錢秉穹整個人都忍不住從椅子上站了起來。
天啦嚕!
14臺???
要知道。
這29臺裝置雖然極其精密,但並不代表它們可以隨意就被動手腳篡改引數——畢竟這個時期的科技遠遠不如後世那般發達,基礎粒子都還沒找全呢。
在這29臺裝置中。
至少有十臺裝置的內部結構屬於無法修改,或者需要返廠回毛熊國內才能進行修改的情況。
也就是說可以給毛熊動手腳的裝置頂多只有19臺,結果毛熊把其中14臺的引數都給改了?
&nd是沒把自己當外人啊.
過了一會兒。
勉強調整好心情的錢秉穹重新坐回了位置上,朝劉渤生做了個歉意的表情:
“抱歉,劉部,我有些激動了。”
劉渤生朝他擺了擺手,示意不必在意。
實際上。
劉渤生在看到這份結果的時候,內心的震驚不比錢秉穹低多少——只是好在有首長先前的一番話託底,他才沒失態太長時間。
入座後。
錢秉穹的手掌依舊在微微顫抖,茶杯都有些拿不穩。
與劉渤生這位指揮官不同,錢秉穹本人在核工程方面的造詣極高。
因此在過去那些年裡。
他基本上都在一線與那些毛熊專家交流,一來二去,也和其中不少人成為了朋友甚至知己。
他們經常在工作後一邊喝著酒,一邊在篝火堆旁高唱喀秋莎。
而眼下得知有十多臺裝置都被修改了引數,錢秉穹不可避免的便想到了一件事:
自己的那些毛熊好友中,又有多少人親手改過了那些裝置呢?
畢竟......
有些裝置的專業性極強,即便是毛熊專家中也沒多少人知道如何操作。
像給錢皋韻他們通風報信的烏赫裡諾夫斯基畢竟是少數,想來更多的人還是選擇了頭也不回的離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