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俊人便右手握拳,在老郭的肩膀上輕輕錘了一下。
孫俊人和老郭在四年前,曾經一同隨兔子們的工業代表團訪問過毛熊,在毛熊待過幾個月。
雖然二人所在團隊一個洽談的是雷達業務,另一個則是協商核武器事宜,看起來沒什麼交集。
但很巧合的是。
在毛熊期間他們倆剛好被安排在了同一間宿舍,還是雙人間,每天低頭抬頭就能見到對方。
時間一長,自然也就熟悉了起來。
當時毛熊對代表團的政策有些類似後世的留學生補助,每個代表團成員都會收到一筆盧布補貼,用於他們的日常花銷。
具體數額是每個人每個月30舊盧布——那時候毛熊還沒進行戰後第三次貨幣改革,30盧布大概是7.5美刀。
這部分補貼由毛熊提供,所以急缺外匯的兔子內部還有一個自願的換購方案:
每個代表團成員可以用這舊盧布兌換華夏幣,收購價比正常匯率高1.5倍。
所以當時有很多成員都會把補貼攢下來,以此和國內多換點錢等到回國花。
畢竟毛熊提供日常三餐和住宿,大家平時也花不了多少錢。
當然了。
也有一些人沒選擇兌換。
這部分成員的想法基本上都是想在毛熊這邊買點國內沒有的東西帶回國,畢竟這年頭國內外生活水平還是差別挺大的。
老郭便是其中之一。
不過老郭要買的倒不是什麼奢侈品,而是氯磺丙脲——老郭的妻子李佩患有比較嚴重的糖尿病。
氯磺丙脲是1955年發明的第一代口服降糖藥,面世後效果很好,但當時只能在國外購買到。
結果老郭攢了三個月的補貼,臨行前發現還差20舊盧布,便和孫俊人還有朱光亞各借了10舊盧布買藥。
回國後。
老郭很快將朱光亞的那部分錢還了回去,但孫俊人的錢卻因為聯絡不上人而一直耽擱了,連寄信都沒法寄。
四年多來,這是二人頭一次見面。
面對氣勢洶洶前來“討債”的孫俊人,老郭笑吟吟的反錘了他一拳:
“哪能跑路啊,我郭友來像是那種人嗎?”
“這不是一直沒機會見著你麼,這事兒我一直都記載本子上呢,忘不了,忘不了。”
說罷。
老郭便小心翼翼的從身上取出了一張疊的方方正正的信封,將它遞給了孫俊人:
“喏,錢都在這兒了,知道你今天要來特意備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