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皇帝這種封建時期的頂級存在,死後能有一具金絲楠木做的棺材都算是規格很高了。
結果沒想到......
在嘉靖皇帝的地宮之下、這個儲存著的《永樂大典》的青銅盒內......
居然貼附著一層的金絲楠木?
當然了。
看到這裡,可能有同學會表示疑問:
不對吧。塏
按照此前的測量,這個「青銅盒」的總體積也就150立方米左右——這裡的體積指的是容積。
扣掉中空用於盛放《永樂大典》的部分。
金絲楠木內襯的實際體積數值,應該也就幾十立方米左右。
幾十立方米的體積不能說不大,但和長陵祾恩殿裡的金絲楠木柱相比卻完全是兩個量級,犯得著這麼激動嗎?
噔噔噔噔。
日更三萬·闢謠小課堂又開課了。
長陵祾恩殿確實有一片很有名的楠木大柱,這也算是國內最知名的楠木建築之一了。塏
長陵指的就是永樂大帝的陵墓,也就是十三陵之首,面積最大的一座陵墓。
整座長陵從永樂七年開建,到宣德二年完工,前後有18年之久,僅地宮就修了四年。
其中祭祀永樂帝的地方,就是祾恩殿。
整座大殿建築在三層漢白玉臺基之上,面闊九間,進深五間,象徵著皇帝的「九五之尊」。
全殿佔地1956平方米,殿內都是金磚鋪地。
另外內有六十根最大直徑1.17米、高14.30米的楠木巨柱支承。
很多營銷號的嘴裡,這些楠木便被冠以了「金絲楠」之稱。塏
但需要解釋的是.....
這些柱子只是普通的楠木,而非金絲楠。
從準確種類上來說。
這些楠木都屬於標準的無紋細葉楠,算是楠木下屬的一個分類。
無紋細葉楠的強度很高,但這種木材沒有或者只有少部分紋理,除了皮實外幾乎沒什麼價值——當然,這句話主要針對的是皇家。
對於古代平民階層來說,無紋細葉楠的價值依舊不菲。
其實想想也知道。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