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幾分鐘。
潘院士重新將檔案遞還給了工作人員:
「小周,資料都沒什麼問題,去讓後臺進行對接吧。」
這七家機構提交過來的資料除了J—PARC之外,剩餘六家都還算比較正常。
雖然團簇之類的資料和盤古粒子的驗證過程相比多少都有點增加,但都屬於可以理解的範疇。畢竟暗物質可不是他們自己算出來的,不可能消耗過大功率給科院捧場—這種量級的對撞機功率越大,機損就會成倍的增加。
所以這種略有保留的情況誰都不會說啥,不過霓虹那種藏著幾倍量級的做法就有點離譜了。在得到潘院士的示意後。
名叫小周的工作人員很快將檔案帶到了後臺,與其他幾方做起了交接。
雖然此時距離釋出會開幕,已經過去了八個多小時,時針眼瞅著就奔著九小時去了。但得知幾大機構將再次進行粒子核驗後,現場的氛圍又熱烈了不少。
當然了。
這也和參會者們的「經驗豐富」有不少關係。
數學和物理這兩門學科涉及到的專業環境非常複雜,所以釋出會普遍持續時間都很長。
遇到一些比較人道的機構或者大學,說不定會分成上午下午兩場進行,中間給個兩三個小時的休息時間。
但有些機構可不講究這些,連著開會七八個甚至十幾個小時的例子不知凡幾——不過一般都不會超過十五個小時。
物理界目前最長的一場釋出會舉是2015年國際高能物理大會,舉辦地點在巴黎。持續的時間則是
14個小時37分鐘。
從巴黎時間上午九點,一直開到了臨近晚上12點。所以對於這些'老鳥'來說。
長時間的會議其實不算什麼。
畢竟這種規格釋出會的現場都蠻大的,累了可以直接睡,關鍵是要有好康的才行。在收到潘院士傳來的回覆後。
釋出會後臺的程式猿們立刻重新搭建起了相關通道。與此同時。
被選出來進行粒子對撞的七家機構總部,此時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著各項環節的籌備。
雖然此前盤古粒子的驗證過程中餘留下了不少的鉛離子束,原材料方面不需要再進行生產。但對撞機這玩意兒作為一種超大的物理實驗裝置,可不是光靠一個原材料就能搞定的。
超導體的校準、電磁磁場的劃定、最高效橫截面積的這些都是需要搞定的事兒。
此時此刻。數千公里外的霓虹。茨城縣南部。筑波市。
這是一座以研究學園城市這個標籤而出名的霓虹城市,也叫作筑波科學城。
它的總面積不過284.07平方公里,便設有筑波大學、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等不下五十家的霓虹官方教育或者研究機構。
在整座筑波市中,目前從事科學研究的總人數高達2.2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