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已經停止取數的燕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精細範圍也就2—5GeV。
早些年華夏曾經計劃投資建立一臺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也就是CEPC,那臺的量級倒是足夠。
但CEPC最終在十三五階段被否了,5票高能贊成,5票非高能領域反對,1票政府代表反對。
雖然目前高能所拿到了前期預研資金,預備十四五再爭取,但顯然不可能在今天的釋出會現場就直接投入使用——平行世界還差不多呢。
除了CEPC外。
燕京方面還有一個6GeV的高能光源在建設,廬州也有一個2.2GeV的低能區光源處於擬建中。
換而言之。
科院組的資料如果要進行驗證,肯定要尋求其他機構幫助。
可一旦11.4514GeV的那顆粒子真的被發現,又有多少機構願意幫科院去驗證呢?就在潘院士有些遲疑之際。
剛剛被他一把拉到身邊的徐雲忽然又靠近了他些許,低聲說道:「老師,我有件事想和您說一聲。」
潘院士頓時一怔。
隨後他的目光飛速掃了眼攝像機,確定鏡頭沒有鎖定自己後,方才對徐雲道:「什麼事?」
「11.4514GeV的那顆粒子....應該不存在。」..
潘院士的臉色沒有太大變化,不過自然下垂在身側的左手卻悄然一握緊:「怎麼說?」
「空間角分佈群SU3的數值不對,自旋1/2混合後的4個質量本徵態保證它一定要是穩定粒子,那麼它的SU3數絕不可能是—1,另外就是.....」
徐雲深知時間有限,言簡意賅的報出了幾組數字。潘院士再次一愣。
徐雲的這番話在行外人聽起來可能有點沒頭沒尾,但對於潘院士這種級別的大佬來說,卻顯得清晰無比。
早先提及過。
那顆冥王星粒子之所以能被發現,就是因為它對盤古粒子產生了一些影響,一如冥王星對於天王星一般。
也就是二者在某些方面有著關聯,最終被威騰給敏銳的發現了。
這個關聯可以反應在各類數值上,空間角分佈群SU3就是其中之一。
冥王星粒子和盤古粒子必然都是穩定粒子,盤古粒子的SU3是—1,那麼冥王星粒子必然不可能是這個數值。
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但還是之前的那句話——今天大佬們需要考慮的地方太多了,不可能把每個方面都完全考慮到
。
但徐雲卻不一樣。
他的視野是被加持過的,能夠看到一些被人忽略的視野盲區,這也是他今天最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