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走進不科學> 第四百四十三章 近代華夏物理學史的三兩事兒(本章科普較多,建議謹慎訂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四十三章 近代華夏物理學史的三兩事兒(本章科普較多,建議謹慎訂閱 (2 / 7)

康普頓吳有訓效應就和外網的坎爺一樣,瞬間的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康普頓效應,即便康普頓本人提出過多次抗議依舊沒用。

在回國後。

吳有訓院士在1956年正式制定科研遠景規劃,凝鍊了原子能、計算機、半導體、計算和統計數學、航空力學等多個重大專案,屬於真正的‘國師’。

在學生方面,赫赫有名的偉長先生,便是他的門生。

另外還培育出了馮端、胡宏紋、王竹溪、葛庭燧、彭桓武、餘瑞璜、黃昆等諸多二代院士,屬於標準的奠基人概念。

現如今國內還有一個物理學獎項,名字就叫做吳有訓獎。

不過吳有訓院士雖然功勳赫赫,但他相對側重的是方針的制定和研究。

若論裝置研製和落實,就必須提到另外一人。

也就是三大奠基人中的最後一位,趙忠堯院士。

趙忠堯院士是1902年生人,大學時在加州理工學院讀書,師從該校校長、諾貝爾獎獲得者密立根教授。

當時趙忠堯院士冒著惹怒密立根的風險,拿到了一個頗具挑戰性的實驗題目。

經過一年多夜以繼日的刻苦研究,趙忠堯發現了硬γ射線在透過重物質時產生的反常吸收和特殊輻射。

並將這一重大發現寫成兩篇論文,於1930年5月、10月先後公開發表——沒錯,1930年就發了《nature》

這實際上是正負電子對的產生和湮滅過程的最早實驗證據,最終被盧瑟福完善,諾獎也由此頒佈給了盧瑟福。

1931年秋。

趙忠堯院士得知國內發生了九一八事變,毅然決然的回到國內水木大學任教。

他第一批教出的學生有王淦昌、周同慶、施士元。

後續又培養出了趙九章、彭桓武、錢三強、王大珩、陳芳允、朱光亞、鄧院士等人。

華夏第一個核物理實驗室、第一臺靜電加速器、科大的近代物理系、高能物理研究所等等....全部出自趙忠堯老院士之手。

當初西漠的那聲龍吟,便是趙忠堯院士的心血。

可惜趙忠堯院士逝世於1998年,沒有堅持到兩彈一星勳章發放的那天。

與趙忠堯院士同樣可惜的是他的學生,僅比他小5歲的王淦昌院士。

王淦昌院士參與了華夏原子彈、氫彈原理突破及核武器研製的試驗研究和組織領導。

當時王淦昌院士改名王京,隱姓埋名了整整十四年。

《橫空出世》這部講述兩彈一星元勳的電影中,有句臺詞想必很多人都印象深刻:

“你願意一輩子隱姓埋名嗎?”

在現實歷史中,第一個被問到這句話的就是王淦昌院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