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雲見說微微一笑,壓制住心中的情緒,儘量面色平靜的說道:
“我們接下來要推導的,就是電場中存在的一種東西。”
隨後他拿起紙和筆,在紙上畫出了一道波浪圖。
也就是正弦函式的影象。
接著他在影象上畫了個圈,對法拉第等人說道:
“法拉第先生,我們研究物理,目的就是為了從萬千變化的自然界的各種現象裡,總結出某種一致性。”
“然後用數學的語言定量、精確的描述這種一致的現象。”
&na,1824年熱力學的△S>0、讀者=帥逼美女等等.....”
“那麼問題來了,在我們現有的世界中,有沒有一道數學方程可以描述波呢?”
法拉第等人沉默片刻,緩緩搖了搖頭。
波。
這是個生活中非常常見的詞,或者說現象。
除了柰子之外,石頭掉進水裡產生的是波。
抖動繩子出現的也是波。
風吹過湖面產生的還是波。
早先曾經介紹過。
1850年的物理學水平其實並不低,此時的科學界已經可以測量出頻率、光波長這些比較精細的數值。
無外乎描述的單位還是負幾次方米,不像後世那樣有奈米微米的說法罷了。
在這種情況下。
自然也曾經有不少人嘗試研究過波,遠的有小牛,近的有尤拉。
但遺憾的是。
由於時代思路的侷限性,科學界一直沒能推匯出一個標準的、可以描述波規律的數學方程。
不過眼下徐雲問出了這種話......
莫非.......
“羅峰同學,難道肥魚先生已經推匯出了波運動的數學表示式?”
徐雲依舊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繼續在紙上寫了起來。
他先在之前繪製出的函式影象上做了個基礎的座標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