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鏈衛星曾兩度接近華夏空間站,出於安全考慮,中國空間站組合體實施了兩次緊急避碰。
他們的目的就是要把所有衛星軌道全用星鏈衛星佔據,直接威脅到了咱們國家的太空安全。
在這種背景下,國家的量子衛星計劃應運而生。
而負責這個專案的便是潘院士。
國家的整個量信計劃總資金高達千億,已經落位的數額就超過百億,墨子號便是專案的成果之一。
如此龐大的資金,加之目前量子加密通訊技術遠遠沒有成熟。
因此一直以來,潘院士都受到了很多質疑。
其中有正常的擔憂。
也有因為不承認量子力學而發出的聲討。
還有則是對潘院士個人的攻擊,例如說他是個大忽悠云云——其實想想也知道,能讓國家投入千億資金的專案,怎麼可能會憑著一張嘴忽悠下來呢?
整個專案前後參加討論的院士都不下百人,潘院士只是共同推舉出來的負責人罷了。
好在隨著墨子號和祖沖之計算機的誕生,以及Anton Zeilinger獲得了諾獎,這些聲音近期小了不少。
總而言之。
作為一名常年處於風口浪尖的人物,潘院士的心態早就被磨鍊的堅如磐石了。
因此能讓他都話音震顫的現象.
用現例項子舉例。
這就相當於某天活兒該大眼珠子天瑞說符香蕉他們同時日更三萬,還是持續了一週的那種
想到這裡。
徐雲的頭皮隱隱有些發麻。
隨後他深吸一口氣,看向了陸朝陽,開口道:
“陸教授,既然如此,咱們就準備一下,按老師說的看看結果?”
陸朝陽點點頭,表示了贊同:
“沒問題。”
隨後二人將情況簡單的和專案組眾人說了一聲,眾人自然也沒有意見。
這屬於實驗室的常見情況,別說臨時加班了,有時候在實驗室打地鋪都很正常。
況且作為相關人士,他們也很好奇究竟是什麼事兒讓潘院士都會失態。
由於這是臨時決定進行的實驗,沒有定製好的預先方案。
所以徐雲和陸朝陽二人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具體的操作流程還有各種數值給確定下來。
“未經過處理狀態下的孤點粒子的電磁相互作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