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左邊的泡沫箱上被用碳素筆寫了個‘飯’字,另外兩個都寫著‘菜’。
雖然泡沫箱的密封效能很好,沒有絲毫氣味從中溢位。
但不少人卻彷彿聞到了美味一般,重重的嚥了口唾沫。
陸朝陽負著手來到了其中一個寫有菜字的泡沫箱邊,輕輕將它的蓋子掀開,一股香味頓時撲面而來。
陸朝陽腦袋往裡一探,意外道:
“豁兒,水煮牛肉...開胃魚頭...這個是紅燒雞塊....酸菜肥腸....小徐,你這伙食可以啊。”
徐雲笑了笑,沒解釋太多。
作為一名兩世為人的科研汪,他可太瞭解課題組內工具人們的感受了。
對於很多科研汪來說,能夠準時吃飯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兒。
在準時的基礎上吃頓好飯,更是難上加難。
不少理科生碩三博四讀下來,頭髮掉了一堆,眼睛幾百上千度。
腸胃也留下了難以調理的老毛病。
何止一個慘字了得.......
這次諦聽專案組雖然是從潘院士的課題中分包出來的一個小模組,但相關經費卻是由華盾生科全額負擔。
所以在伙食......或者說後勤這塊,徐雲自然都會拉到最滿。
比如三餐。
他給出的規格是......
人均三餐60,宵夜另算!
實話實說。
這已經算是很高很高的伙食待遇了。
畢竟高校食堂本身是有科研補貼的,一群人一起吃飯的成本也要遠低於單人點餐。
隨後眾人七手八腳的將道道菜從泡沫箱中端出,有些菜是小份裝,有些菜則是用圓形塑膠盒裝的大份規格。
總之多種多樣。
盒飯方面則是按人均兩盒來算——實際上大部分人可能一盒差不多就飽了,不過為了以防有人胃口大填不飽肚子,徐雲還是囑咐負責點餐的張晗多點了一些。
這些吃不完的米飯可以加點老乾媽和火腿腸做宵夜炒飯,不會出現浪費的情況。
分配好食物後。
眾人便三三兩兩的湊到一起,美滋滋的吃起了午飯。
徐雲和陸朝陽作為專案的負責人兼師兄弟,便獨自找了個位置吃了起來。
華夏人雖然有個食不言寢不語的說法,但對於科研汪這種‘糙漢子’而言,吃飯的時候可沒多少這種規矩——頂多就是說話的時候嘴裡別在嚼東西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