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走進不科學> 第三百五十八章 這章其實揭示了一個真相(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五十八章 這章其實揭示了一個真相(上) (2 / 6)

此時施加兩束對射的圓偏振光,當磁場正向時,相較於o+的光,o的光失諧小,更接近與原子共振。

因此原子會沿著o的光傳播方向移動到磁場接近0的位置。

磁場負向的地方則相反,最終還是會將原子推向磁場接近於0的地方。

最終。

原子就會被囚禁在磁場為0的點上。

這個原理非常簡單,也非常好理解。

MOT可以聚集很多的原子,一次大約可以聚集千萬以上的量級,同時原子密度也會比較大,大概在10^93左右。

就相當於有一輛剷車,把停在高速路上的所有汽車都“推,到了一起。

當然了。

傳統MOT的實驗物件是原子,實驗的時候加入的都是原子氣體——沒錯,都是氣體。(氣態金屬原子這概念不知道現在的課本上講過沒有,印象中應該是有的

而與原子不同,徐雲他們此次需要考慮的是孤點粒子。

二者無論是在體積還是難度上都無法同一而論,只是孤點粒子同樣為電中性,所以孤點粒子是極少數可以用MOT原理進行凝聚的微粒。

不過說一千道一(本章未完!

第三百五十八章 這章其實揭示了一個真相 上

萬,這終究只是理論上的可行性。

能不能成功將孤點粒子基態化,還需要看最終的實操環節。

“陸教授。”

操作檯邊,徐雲正在和陸朝陽介紹著自己的實驗思路:

“我的想法是這樣的,首先,我們在束流通道的內部利用倏逝波構造出一個不均勻光強的光場。”

“接著呢,再根據光場分佈,去鋪設相同趨勢的電場。”

“如此一來,每個點倏逝波產生偶極力的不同,便會讓微粒不停的蹦

“每蹦躂一次,我們就略微降低囚禁電場,原子之間的靜電斥力就會讓帶電微粒散開,外側的粒子就會逃逸。

“而孤點粒子,則由於沒有靜質量也沒有帶電性的原因,將會永久性的儲存在通道內。”

徐雲的這個方案用人話...用通俗點的話來說,就相對於現實裡的抖簸箕。

鉛離子碰撞後的微粒,就相當於摻雜了泥土、種子、蟲子、雜草的混合物。

想要將它們分類,最好的辦法就是抖簸箕。

只要設計好合適的孔洞大小,最終總是能抖出來你需要的東西——無外乎具體的力度和孔洞直徑罷了。

當然了。

這種解釋只是為了方便理解,對於陸朝陽這種業內人士來說,需要考慮的遠遠不止抖動那麼簡單。

只見他沉默片刻,抬頭看向徐雲: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