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維琳·艾斯庫,女,24歲,是研究生。
1850年艾薩克·牛頓唯一存世後人,劍橋大學特招生,富婆一枚。
【副本線】:
受面壁者影響。
‘以太’學說被邁克爾遜莫雷實驗否定後,古典數理體系發生巨大變動。
大量學者、專家、貴族試圖驗證邁克爾遜莫雷實驗的錯漏之處,但盡皆以失敗告終。
在短短的數年時間裡。
有超過十位古典體系的資深教授自殺或者病故,大量學者將注意力轉移到了新興科學體系的討伐上,艾維琳所面對的輿論壓力大幅度減少。
“.......”
看到光環推演出來的這段話,徐雲的心緒頓時微微一鬆。
他之所以在副本里搞出最後的幾個實驗,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幫助艾維琳‘報答’一下那些壓力老子們。
如今看來.....
他的計劃顯然成功了。
在1850年....或者說從自然科學的萌芽誕生以後,科學界就統一出現了一種認知:
萬物的運轉背後皆有規律。
無論是1650還是1850,亦或是後世的2022年,這個認知都從未改變過。
因此當古典體系出現了破口,自然就要用一個全新的理論體系把這個破口給填上。
而在填補的過程中呢,必然就會出現古典體系的既得利益者與新興學派的支持者之間發生的碰撞。
新興學派會直接損害那些古典既得利益者的錢袋子,損害他們的利益。
如此一來。
那些壓力老子自然就不會有閒工夫去diss艾維琳了。
就像後世常見的某個段子說的一樣:
有個記者問老農,如果他有一萬畝地或者一個億現金,願不願意捐給希望工程,老農當即表示願意。
但當記者又問願不願意捐一頭牛時,老農連忙搖起了頭——因為他真有一頭牛。
艾維琳就屬於那種和壓力老子沒啥關係的‘一萬畝地’,有事沒事就會被壓力老子們拉出來刷個副本露個臉。
而當壓力老子們自己的後花園起火、真的有人搶他們的牛的時候。
艾維琳自然就不會有人去注意了。
接著徐雲將心思收回,繼續順著推演結果看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