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愛沙尼亞的普拉搏獅像,沒想到他們居然把這座凋像給搬過來了?”
“愛沙尼亞?”
聽到這個名字,徐雲不由眨了眨眼。
難怪他感覺這幅國旗有那麼一丁點兒的熟悉來著,原來是波羅的海三傻之一啊......
隨後他看向艾維琳,有些好奇的問道:
“艾維琳同學,這座凋像很特殊嗎?”
艾維琳嗯了一聲,側身給另外幾位遊客讓了個路,隨後解釋道:
“這是愛沙尼亞的國寶之一,記錄的是一位名叫普拉的愛沙尼亞在野外搏殺獅子的故事。”
“不過獅子實際上是一種寓指,代表著曾經入侵統治過愛沙尼亞的丹麥。”
“一般來說,只有在戰爭中選擇站隊的時候,愛沙尼亞才會將這座凋像送到盟友的領地展覽。”
徐雲這才瞭然的點了點頭。
愛沙尼亞民族形成於12~13世紀,它最早被丹麥侵佔瓜分,1343年發生大規模起義,兩年後丹麥就把愛沙尼亞賣給了日耳曼騎士團。
後來愛沙尼亞又先後被瑞典和波蘭佔據,幾乎每個時期都要爆發出獨立運動。
所以很有意思的是。
愛沙尼亞真正的首次獨立日在1918年2月24日,但它們早在19世紀就製作出了代表國旗的三色旗.....
同時由於極其厭惡丹麥當初的穿上褲子走人,後世的愛沙尼亞和英國國徽上的三隻獅子雖然都來自丹麥,但實際上兩個國家對於丹麥的態度完全是兩回事。
在愛沙尼亞的觀念中。
它們第一次的起義便是反抗丹麥人,因此在愛沙尼亞的藝術創作中,代表丹麥的獅子一般都是丑角。
搏獅,便意味著反抗鬥爭,追尋獨立和自由。
隨後徐雲忽然想到了什麼,抬頭看向艾維琳,疑惑的道:
“不對吧,艾維琳同學,如果我沒記錯,現在的愛沙尼亞應該是隸屬於俄國吧......”
艾維琳朝他一聳肩,一臉你才發現的表情:
“沒錯,所以我才驚訝它會出現在這裡。”
徐雲:“......”
早先提及過。
此時克里米亞戰爭已經爆發了一段時間,堪稱戰爭最激烈焦灼的階段。
隸屬於俄國的愛沙尼亞卻在這時候將這座凋像送到了倫敦,要表達的意思自然就只有一個了:
熊誒,哥們要跳反了!
想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