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稿的隨意性無疑要高出許多,準確性和權威性則要低一些。
例如上面記載的可能是某某學者想到的靈感、天馬行空的解題思路,甚至無聊時隨意留下的塗鴉。
就像後世一些學生記的課堂筆記一樣。
有些時候過去一兩個月,可能連創作者本人都看不懂手稿上的內容。
但另一方面。
手稿中卻同樣可能蘊藏著某些驚人的成果。
比如說某些創作者已經解決、但不確信是否存在錯漏的數算答案。
又比如因為時局所限無法釋出的成果等等.....
在人類歷史中。
存留手稿最多的數學家是尤拉,這位也是個堪稱掛逼的神人。
他13歲就入讀了巴塞爾大學,15歲大學畢業。
16歲獲碩士學位,19歲開始發表論文,26歲時擔任了彼得堡科學院教授。
他的一生一生寫下了886種書籍論文,平均每年寫出800多頁。
彼得堡科學院為了整理他的著作,足足忙碌了47年。
更掛逼的是。
尤拉在30歲的時候右眼就差不多失明瞭,只能靠左眼看東西。
接著他的左眼又得了白內障,在59歲那年為了治療白內障進行手術,又被主治醫生戳瞎了左眼,至此左右眼徹底失明。
結果在雙目失明的情況下。
尤拉依舊以口述形式完成了幾本書和400多篇論文,解決了讓小牛頭痛的月離等複雜分析問題。
1911年瑞士自然科學基金會組織編寫了一本《尤拉全集》,計劃出84卷,每卷都是4開本——也就是一張報紙大小,一卷接近300頁......
截止到2022年,這本書已經出到了74卷,亞馬遜有售,叫做《OperaOmnia》。(./這是尤拉論文的檢索網址,防槓附錄)
更更更掛逼的是。
後世現存的尤拉手稿還不是尤拉的全部遺作你敢信?
沒錯,不是全部。
他有相當部分手稿在1771年的彼得堡大火被焚燬了,現存的只是部分而已。
所以有些時候你真的不能不懷疑某人是不是穿越者,因為他們的履歷實在是太離譜了......
而另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