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貝奇為了能夠找到感興趣的投資人,基本上和後世90年代推銷光碟和墨鏡的小商販似的,隨時隨地都帶著一些零件樣品,目的就是為了能更詳細的解說自己的發明。
過了大概十多秒鐘。
巴貝奇從中取出了一枚齒輪,遞到小麥面前,說道:
「這位同學,就是這個,有點重,你拿穩了。」
小麥順勢接過齒輪,認真打量了起來。
這是一枚標準的鑄鐵齒輪,看上去大約有巴掌大小,上頭密密麻麻的分佈著細小的齒孔。
在小麥觀察齒輪的同時,巴貝奇也主動解釋道:
「一枚齒輪有118個齒,可以儲存十位的數字,每七個齒輪組成一個數軸後,便可以進行十位數以內的計算。」
徐雲輕輕掃了他一眼,沒有拆穿他的謊言。
巴貝奇口中所謂的「進行十位數以內的計算」,實際上指的是加減法,並且最多隻能包含三位小數。
如果討論乘除甚至開方數差不多就到頂了。
當然了。
這裡是指目前已經完成的裝置,而非預期——畢竟畫餅是沒有上限的,真要吹的話,位數也沒問題。
一旁的基爾霍夫則被這番話勾起了興趣,這位也是個電路說了。
而後世一枚160齒外徑162的齒輪,售價也就3
(佔坑……,最遲明天晚上修改。)
在一個工作日的午後,行至頂峰的太陽在天空中高掛,四散而出的日光無情地灼燒著大地。
不過這些對於空調房內的寧霖益來說,都不算事,他還在孜孜不倦地修改著自己的ppt。
這是他等會講課需要用到的ppt,從大學畢業來到這裡,到開始上課,這段日子他過得不算艱難,但也稱不上容易。
電腦資料夾裡數不清的廢稿和被遺棄的ppt,足以證明自己這一份工作的得來不易。
沒錯,寧霖益就是萬萬千千的機構補習老師中的一員,不過不同的是,他是關係戶。
身為孤兒的他在社會福利的幫助下勉強考上了大學,又申請了助學貸款,最後在大學的一個學長的帶領下,來到這裡成為一名機構老師,因為這裡工資給的高,能夠方便他償還曾經申請的助學貸款。
雖然助學貸款的利息幾乎沒有,而且也不是很著急還,但是總感覺自己欠著別人錢的感覺不是很好。
所以寧霖益對於這份工作還是很看重的,從剛才的電腦中我們也可見一斑。
就在他改完這最後一稿ppt的時候,剛敲下回車,一道身影踉踉蹌蹌地就進來了。
而且一進來就四次打量,最終目標鎖定在寧霖益身上,步伐矯健地走了過來。
把手撐在桌子上,用一副大難臨頭的語氣和寧霖益說起了一件事。
這件事寧霖益知道的倒也挺早的了,就是昨天機構的主任還和他說過,他的班上要轉來一個新生。
不過主任也事先打過預防針了,這個新生很忙,一個月最多也就來一天,所以要對她的學習進行課上和課下都要增負,和國內目前倡導的雙減截然不同。
估計寧霖益要在網際網路上下一點功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