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走進不科學> 第二百八十章 找到你了,柯南!(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八十章 找到你了,柯南!(中) (2 / 9)

在星空這個參考系中,兩個結果可以說無限接近於一致。

17年的時候,赫歇爾就是在接近196的位置上即數列中的第八項發現了天王星。

從此,人們就對這一定則深信不疑了。

根據這一定則。

在數列的第五項即28的位置上也應該對應一顆行星或者小行星,只是在當時還沒有被發現。

於是許多天文學家和天文愛好者便以極大的熱情,踏上了尋找這顆新行星的征程。

這顆小行星就是穀神星,發現者正是現場的高斯。

後來這個規律被柏林天文臺的臺長波得總結,歸納成了一個經驗公式來表示,叫做提丟斯波得定則。

說道這裡,就又到了鞭屍某度百科的時間了。

如果你在百度上搜尋提丟斯波得定則,會在詳細介紹中看到一句話:

由於1846年發現的海王星、1930年發現的冥王星與該式的偏離很大,故許多人至今持否定態度”

其中百科給出的海王星的推算資料是388個天文單位,實際距離302個天文單位。

冥王星的推算資料是772個天文單位,實際距離396天文單位。

是的,看到這裡,天文專業的同學應該發現了一個問題:

某度小編把冥王星的資料計算成了772這特麼是太陽系內邊界的距離

實際上呢。

在計算過程中,由於次多項式存在的緣故,冥王星和海王星是共用n8來計算的。

所以根據提丟斯波得定則計算,冥王星的誤差率是2,而非200。

這是天體物理以及天體測量第二學期就會明確標註在課本上的內容,作為一個百科欄目居然會犯這種錯誤,也是挺無奈的

上輩子徐雲恰好有某段情節正好用到了提丟斯波得定則,在騷擾咳咳,諮詢某位在鳳凰山觀測站工作的朋友時,對方一度對百科表達了某些極其親切的問候與祝福。

當然了。

造成這種情況的很大部分因素要歸結於知識的冷門,提丟斯波得定則本身就是個小眾知識,更別說冥王星這個小眾中的小眾了。

總而言之。

後世對於提丟斯波得定則在數學計算的數值方面基本是沒意見的。

它的主要爭議在於物理意義模糊,是一個純粹的經驗公式,很難從原理上進行解釋。

像n1n之類的其他測定方式,基本上也都是數學方面精準,但物理意義不明的情況。

隨後徐雲又寫下了兩個個公式,也就是次多項式的函式和最小誤差值: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