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希望之花~人與人的牽絆~就存在於我們的心中.....”
徐雲則靠在柔軟的墊背上,隨意的看著窗外的景象。
卡茲伊·加爾奧所選的路線途經一塊商業區,三教九流穿梭其間,算是一類徐雲此前沒怎麼見過的場景。
除了隨處可見的歐洲人外。
徐雲還見到了不少非洲、阿拉伯裔打扮的外來人員,倫敦此時貿易中心的屬性可見一斑。
甚至在一個攤位前,他還見到了一支駱駝商隊。
就在馬車經過一處拐角時。
徐雲眼角的餘光忽然瞥到了什麼,下意識的便對車伕喊道:
“師傅,先停一下!”
說完。
他的目光便透過車窗,緊緊鎖定了距離馬車大約三十來米外的一處巷口。
雖然後世的徐雲眼睛近視近千度,半米外人畜不分,哪怕戴上眼鏡視力也很難恢復完整。
但副本中他的視力卻是標準的5.2,可以清晰的看到遠處發生的一些事情。
只見此時此刻。
巷口處正站著四五個中年人。
他們身穿白大褂、黃面板、前額光潔、腦後綁著一根麻花辮。
很明顯。
他們來自......
東方!
準確來說,是來自清朝!
不過令徐雲感到驚訝的並非這些東方人,畢竟這年頭在歐洲見到經商或者務工的東方人並不奇怪,甚至徐雲自己用的都是這層皮來著。
真正令徐雲訝異費解的,是站在這幾人身邊的另外兩道身影:
其中左邊一人是個歐洲人。
他帶著一副白手套,右手持有一根木質長棍,腰間掛著一個鈴鐺。
這是早期英國警察的標準打扮。
前文曾經介紹過。
倫敦警察廳在1829年取代弓街偵緝隊成為了倫敦的巡防組織,拉開了現代化警備體系的序幕。
其創始人內政大臣羅伯特·皮爾爵士在創立之初,就制定了低武裝化的原則。
也就是新警察被限制攜帶利器和槍支,僅隨身攜帶的一隻搖鈴和一隻木質警棍藏於外衣裡,給人以文職形象。